仁者爱人(yong).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仁者爱人(yong)

第一课时 忠恕之道 “忠”是从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的角度讲的;“恕”是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的角度讲的。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个问题,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非“二”以贯之。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 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 重点字: 1:入则孝 2:出则弟 3:吾道一以贯之 4: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何事于仁 6:尧舜其犹病诸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能近取譬 句 式 吾道一以贯之 吾道以一贯之 宾语前置 何谓也 谓何也 宾语前置 重要短语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活着,一定烦恼了别人,这是必然的道理。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所谓“幸福”。所以子贡说了这些话以后,孔子说他做不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人活在世界上是互助的,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人,甚至妨碍了别人。不过,如能常生警觉,想到妨碍了别人时,尽量少妨碍一点,已经是最好的道德了。所以说,绝对无私,绝对无欲,是做不到的。老子也认为绝对无私是不可能的,做到“清心寡欲”、“少私寡欲”,已经很了不起。 探究二: 在文中“仁” 有哪些具体表现? 1、“言志—— 探究三: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通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见孔子主张真正的“仁”是什么? 仁——儒家价值体系 “仁”延伸到父母——孝 “仁”延伸到兄弟——悌 “仁”延伸到子女——慈 “仁”延伸到夫妻——义、别 “仁”延伸到朋友——信 “仁”延伸到国家——忠 “仁”延伸到人类——仁民 “仁”延伸到自然——爱物 孔子的仁爱观 “仁者爱人”,即关心和爱护他人。子夏具体化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个“人”包括官员和百姓,富人和穷人,健全人和残疾人等所有人。 不仅“爱人”,而且“爱物”,推广到天地万物。到孟子说的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实践仁爱的途径、做法是“忠恕”, 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的仁爱主要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行,它以身体力行为基本。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本章孔子从大节着眼,肯定管仲的功业,认为他具有仁德,是位仁人。 一、子贡认为管仲非仁的理由。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本应为君王自杀殉节 ,以死尽忠,也就是“为君而死”,这样才符合道义,符合仁德。 二、孔子认为管仲为仁的理由。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孔子提倡殉道,而不提倡殉君。管仲不为君死,而能援救天下更多的人,相对于抛弃天下众人而死于君王一人来说,更接近道义、仁德。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3.22)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 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由此看来,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管仲在尚未功成名就前,与朋友做生意,要多分钱,在“小人格”标准,这是吃人;管仲为朋友办事,给办砸,在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