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一章(从真题出发).doc

二建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一章(从真题出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建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一章(从真题出发)

2012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一) 介绍: 从近年考试真题出发,,、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宽度不应小于1.0m分层填土,压实。填土长度达50m左右时,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不应小于12t级压路机。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还土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缩缝采用切缝法施工,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缝机切割,宽度宜为4-6mm。切缝深度:设传立杆时,深度不宜小于板厚的1/3,且不得小于70mm,不设传立杆时,不应小于板厚的1/4,且不得小于60mm。切缝应做到宁早不晚,宁深不浅。 纵缝有平缝、企口缝等形式。一般采用平缝加拉杆形式。 灌填缝料时,缝壁必须干燥、粗糙。 软基处理的基本方法:换填、排水等 17.只能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下面层的是( )沥青混凝土。(09试题) A.粗粒式 B.中粒式 C.细粒式 D.砂粒式 答案:A 18.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厚度较小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时,其振动频率和振幅大小宜采用( )。(09试题) A.低频低振幅 B.低频高振幅 C.高频高振幅 D.高频低振幅 答案:D 考点及延伸: 高频低振幅是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基本原则 19.下列关于水泥混凝土道路垫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09试题) A.垫层的宽度与路基宽度相同 B.垫层最小厚度为l00mm C.排水垫层宜采用颗粒材料 D.半刚性垫层宜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答案:B 解析:垫层最小厚度为150mm 20.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按( )强度作混凝土配合比设计。(09试题) A.标准试件的抗压 B.标准试件的抗剪 C.直角棱柱体小梁的抗压 D.直角棱柱体小梁的弯拉 答案:D 解析:水泥砼路面以抗弯拉(抗折)强度作配比设计,以抗压为校核。 考点与延伸: 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以150×150×550mm作配合比设计,以150×150×150mm作强度检验。拌合物坍落度范围0-65mm。最大水灰比应不大于0.48.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碎石不应大于31.5mm,碎砾石不应大于26.5mm,砾石不宜大于19mm。在施工时,理论配合比根据现场集料的含水率,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21、地基加固中属于土质改良方法的是()(10试题) A换填 B 绳网 C强夯 D 板桩 答案:C 考点及延伸: 按作用机理,大致分为: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等三类。各自定义的含义应注意。 22、道路用石灰稳定土的石灰剂量是指石灰干重占()的百分率。(10试题) A 干石灰土重 B 石灰土重 C 干土重 D 原状土重 答案:C 23、目前,我国水泥砼路面的面层较多采用()砼板。(10试题) A 普通(素) B 碾压 C 连续配筋 D钢筋 答案:A 24、水泥砼路面施工时,按路面使用砼的()强度作配合比设计。(10试题) A 抗压 B 弯拉 C 抗剪 D 抗拉 答案:B 25、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是()(10试题) A 面层 B 垫层 C 基层 D 路基 答案:C 26.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沥青碎石面层的磨耗层宜采用( B )沥青混凝土。(11试题) A.粗粒式; B.中粒式 C.细粒式; D.砂粒式 考点及延伸: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目前我国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板。 1.厚度 混凝土弯拉强度值应大于最大荷载疲劳应力和最大温度疲劳应力的叠加值。 2.混凝土弯拉强度。以28d龄期的水泥砼弯拉强度控制面层砼的强度。 3.接缝 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 横向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前者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后者同胀缝形式。特殊情况下,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胀缝设置: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200mm时可不设胀缝外,其他季节施工时均应设胀缝。胀缝间距一般为100—200m。横向缩缝为假缝时,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一般不设传力杆。 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 4.抗滑性 可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 27.某城市道路设有六条机动车道和有分隔带的非机动车道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