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淝水之战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2.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淝水之战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淝水之战课时跟踪检测 语文版必修2

淝水之战 一、文言基础专练(共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翻译题1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 ②今寇众我寡,难于持久 B.①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①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 ②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 D.①问计于谢安,安夷然 ②化险为夷 解析:选C A项“寇”,①动词,入侵,侵犯;②名词,敌方,入侵者。B项“拜”,①授予官职;②行拜礼。C项“却”,①②都是动词,后退。D项“夷”,①平静;②平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 ②吾其左衽矣 B.①马倒,为晋兵所杀 ②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C.①兼道就融于寿阳 ②安棋常劣于玄 D.①所陈策画,何可从也 ②此亦勍敌,何谓弱也 解析:选D A项“其”,①代词,相当于“那些”;②副词,表推测语气。B项“为”,①介词,表被动;②动词,相当于“说”或“进献”。C项“于”,①介词,用在动词后面,引出动词涉及的对象;②介词,比。D项“何”,①②都是疑问代词,怎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 A.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   B.欲不战以老秦师 C.栅淮以遏东兵 D.草行露宿 解析:选C 例句,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A项“精锐”,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锐的军队。B项“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惫。C项“栅”,名词活用作动词,设置栅栏。D项“草、露”,名词作状语,在草地里,在野外。 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问计于谢安 A.马倒,为晋兵所杀 B.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 C.安棋常劣于玄 D.鲜卑、羌虏,我之仇雠 解析:选C 例句,状语后置。A项,被动句;B项,判断句;C项,状语后置;D项,判断句。 5.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方面的谢石起初有畏惧心理,想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来拖垮前秦的军队,但是他后来听从了他人的建议,大胜敌人,振作了士气,威慑了敌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B.从后文的叙述来看,谢玄要求秦兵后退以决胜负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C.苻坚在这次战争中表现了主观臆断、固执己见、不善于听从他人正确的建议、临阵有畏惧敌人的心理等弱点,这些都是导致他失败的很重要的因素。 D.朱序的行为——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对前秦军队的失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解析:选D D项中,朱序的行为起到了动摇前秦军队军心的作用,为前秦军队溃败的重要原因,但不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谢玄的策略以及苻坚的错误决断。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4分) 译文:(2)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3分) 译文:  (3)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3分) 译文:答案:(1)良家少年全部都是富家子弟,不熟悉军事,只是苟且说些阿谀奉承的话来迎合陛下的心意罢了。 (2)如果能够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来一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3)苻融驰马巡视军阵,想要约束退逃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的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就崩溃了。 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