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山子传、大铁锤传
* 张良,字子房,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重要谋臣。张良的祖父和父亲曾相继为韩国宰相,秦灭韩后,立志报仇,「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皇」(《史记·留侯世家》)。点出了张良素来就是一个豪侠仗义、不同寻常的人物。其椎击秦始皇的壮举。据《史记》记载,张良后来「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诗人把这一小节熔铸成十个字:「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以上四句直叙之后,第五句一折,「报韩虽不成」,惋惜力士椎击秦始皇时误中副车。秦皇帝为之寒栗,赶紧「大索天下」,而张良的英雄胆略,遂使「天地皆振动」。 (李白诗歌) 方山子传 积累文言语词句: 1、闾里之侠皆宗之: 2、折节读书: 3、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4、适见焉: 5、方子山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6、方山子傥见之欤? 7、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积累文言语词句: 1、闾里之侠皆宗之:乡里的侠士都很尊重他。 2、折节读书:(他)改变志向专心读书 3、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这难道是古代方山冠流传下来的样子吗? 4、适见焉:恰好碰见他。 5、方子山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告诉了他原因 6、方山子傥见之欤?:方山子大概见到过这种人吧? 7、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婢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大铁椎传 积累文言语词句: 1、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2、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3、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 4、引之长丈许。 5、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6、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7、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8、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9、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10、人马扑地。 大铁椎传 积累文言语词句: 1、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北平陈子灿到河南看望他的兄长。 2、宋子弟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宋子弟高信之,也是怀庆人,力气大善射箭,比子灿年长七岁,年少时是同学,因此曾经与他一同拜访过宋将军。 3、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当时座上有个饭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 4、引之长丈许。拉开它有一丈多长。 5、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和人很少说话,说话像湖北一带的口音。 6、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我曾多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 7、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我到某处决斗。 8、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你只是观看,千万别作声,让强盗知道了。 9、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拥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 10、人马扑地。连人带马栽倒在地。 大铁椎传 博浪沙 (元)陈孚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消? 借古喻今,警告元代统治者,民间的反抗心,靠暴力是不能消除的。 作者简介 魏禧(1624-1681),字叔子,一字冰叔,号裕斋。宁都(今属江西宁都)县人。清初著名的散文家。和侯方域、汪琬齐名,号“国初三家”。明末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明亡后隐居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称他为“勺庭先生”。 魏禧四十岁始游历大江南北,所至结交皆明遗民。康熙十八年诏举博学鸿儒,禧以疾固辞。两年后死去。禧早年有志仕进,且富谋略,论事纵横排挤,策划卓有经纬。后改变初衷,自以病放废山中三十余年,对清王朝始终持不合作态度,表现了对故国始终不逾的感情。 辨识比较,保留原貌 1.大铁锤,不知何许人( ) 2.宋,怀庆青华镇人,精技击( ) 3.右肋夹大铁锥( ) 4.如锁上链,引之长丈许( ) 5.以蓝手巾缠头,足裹白布( ) 6.半夜,客曰:“吾去矣!”言迄不见( ) 7.宋将军固自负( ) 8.客挥槌左右击,人马扑地( ) 9.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坠( ) 10.尘滚滚向东驰去( ) 尊重作者版权, 热爱祖国语言。 解读 本文的传主神秘莫测,带有传奇色彩,说说作者行文的奥妙,找出一些标志性的短语来。 作者以“不”字串起全文: 不知何许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