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0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冰川和冰湖变化研究 Variations of glaciers and glacial lakes in the Luozha region,eastern Himalayas,from 1980 to 2007.pdfVIP

1980-200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冰川和冰湖变化研究 Variations of glaciers and glacial lakes in the Luozha region,eastern Himalayas,from 1980 to 2007.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0-200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冰川和冰湖变化研究 Variations of glaciers and glacial lakes in the Luozha region,eastern Himalayas,from 1980 to 2007

第26卷 第 7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Vo1.26 No.7 2012年 7月 JournalofAridLandResoureesandEnvironment July.2012 文章编号:1003—7578(2012)07—047-06 1980—2O3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 冰川和冰湖变化研究 李治国 ,姚檀栋 ,叶庆华 ,李潮流 ,王伟财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 100085;2.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系,商丘476000) 提 要:利用 1980年地形图、1988/1990年 LandsatTM、2000年 LandsatETM+、2007年 ALOSAVNIR一2 遥感资料和近41年(1967—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对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的冰J1l、冰湖变化特征及变 化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7年,本区冰J1I面积从491.64km 减少至410.87km ,共缩减80. 76km ,占1980年总面积的16.4%;2)1980—2007年,52个冰湖总面积由1980年的9.94km 增加至2007年的 13.02km ,增加了3.08km ,占初始面积的31.0%;3)错那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表明,温度升高所引 起的冰川融水的增加和降水的增加共同导致了研究区域内冰湖面积的增长 ,其中温度上升是关键因素,降水增 加也有一定贡献。 关键词:冰JI1;遥感;冰湖 ;喜马拉雅;洛扎地区 中图分类号:P343.6 文献标识码:A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蕴藏着世界上两极之外最大的冰雪储量,被称为”第三极”。该区气候变化引 发的冰川变化不仅影响到周边地区十个国家的15亿人 口的农业、发电等生产活动的水资源供应HI3J,而 且会引发区域乃至北半球的大气环流格局的变化_4J,从而使其成为国际冰川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此 外,青藏高原很多内陆湖泊近期水位上涨、湖泊面积增大导致草场淹没以及冰湖溃决和泥石流滑坡等山地 灾害,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农牧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J。喜马拉雅山区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冰川 和湖泊分布中心_6’,该区冰川和冰湖既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又是许多冰川灾害的诱发因素,如2002年 9月18日洛扎县北东得嘎普冰湖溃决,冲毁大小桥梁 18座,农田190.8hm ,死亡人1:39人,造成经济损失 3000万元 。 目前我国在喜马拉雅地区已开展的冰川和湖泊面积变化研究集中于中段 和西段 ],东段的 相关研究较少 。笔者曾分别对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的冰川变化[181和湖泊变化 19]进行研究,而在 本文中则利用多期遥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综合分析冰川和湖泊变 化的相互关系及二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研究区概况 洛扎地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西南部(图1),研究区位于27。50一28。34N,90。18一91。29E之间,南 面与不丹王国接壤。依据 1999午秦大河主编的《喜马拉雅山冰川资源图》[203以南迦帕尔巴特一纳木那尼 峰一南迦巴瓦峰将喜马拉雅分为西、中、东段,洛扎地区属于喜马拉雅东段。研究区在洛扎县境内,包括洛 扎雄 曲和熊曲两个流域。洛扎地区气候可分为南北两个类型。北部属藏南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年 均气温为5℃,年降水量279.4ram;南部属高山深谷温暖湿润、半湿润气候,年均温可达9.512,年均降水量 可达 340mm[。 收稿 日期:2011—7—20:修回日期:2011—7—26。 基金项 目:中国科学院对外国际合作重点项 目(GJHZ0906);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 目资助。 作者简介:李治国(197一),男,山东禹城人,博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变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 Email:lizhiguo999999@ 163.tom · 48·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第26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