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新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景帝新论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汉景帝新论 火箭军工程大学理学院 摘要:汉景帝是汉代名义上的第五位皇帝,也是“文景盛世”皇帝之一,可是他的政绩也不过是萧规曹随,因为他有几个不得不说的缺点,性格急躁冒失,有残忍刻薄的一面;处理政事欠缺全面部署的战略意识;言语随便,无皇权之威严;最终影响了他的历史评价。 司马迁的《史记》可谓是一部靠谱的史学著作,因此对于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考证,可以《史记》为参考。汉景帝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孝景本纪》当中,可是本篇不像其他记载帝王的篇章,事件和人物形象并重,塑造出一代有为君主。而是以纪年的方式,对汉景帝在位16年每年的大略国家经济、政治政策及社会状况有所记载,较为客观地展现了汉景帝的政绩,守成之君,承上启下的一位君主,虽无大开大阖之势,但基本维持了经济的向前发展,社会的相对稳定,而且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司马迁的评价公允。可是汉景帝的形象在我心中仍然高大不起来。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所谓的盛世是“文景之治”。文帝的皇位虽然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来的,可是他的作为也担得起这个位置。与文帝相比,景帝就有许多不及之处了。 一、性格急躁冒失,有残忍刻薄的一面。 《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汉景帝)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仅仅因为对方在游戏的过程中没有相让,有不恭之处,便将其杀害,不难看出汉景帝性格中急躁冒失,残忍暴戾的一面。相比汉文帝就是云泥之别了,想当初,汉文帝刘恒还只是代地之王,为了能保存性命,不争不抢,隐忍不发,即便是登上皇位后,也是谦逊有礼,让一众大臣误以为是小绵羊,没有想到几年后羽翼丰满后慢慢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韬光养晦的胸怀汉景帝是远远达不到的。明知道自己与吴王刘濞之间有嫌隙,在登基后没有做过任何补救措施,来巩固政权。汉景帝的残酷性不仅仅表现在个人生活当中,也表现在政治斗争倾轧上。晃错是汉景帝时期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他提出了许多好的治国方略,尤其是削藩政策,曾经深得景帝信任。但是吴楚七国以“诛晃错”为名爆发叛乱后,景帝听信窦婴、袁盎等人之言,斩晃错于长安东市,以求七国退兵。为了政治目的,不惜牺牲重要谋士,景帝之心昭然可见。李广是西汉一名优秀的将领,对这样的人才,本该予以重任,但由于李广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曾经接受梁王官印,竟然得不到封赏,而且终其一生,也未有封侯之赏。窦婴是景帝母亲窦太后的本家侄子,在景帝继承人的问题上曾经支持景帝,有很大功劳。但仅仅因为他在废立太子的态度上与景帝相左,只能失势家居。连窦太后亲自为他请求官职,景帝也不答应。周亚夫是军功集团重要代表人物,景帝对其更是防范很深。《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一次景帝召见周亚夫并赐食的情形:“无切肉,又不置箸。修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景帝视而笑曰:lsquo;此不足君所乎?rsquo; 條侯免冠谢。上起,條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日:lsquo;此侠快者非少主臣也!”,景帝是有意不给箸,让周亚夫难堪。周亚夫感到愤愤不平,景帝态度就有了很大变化,露了一些颜色给周亚夫。景帝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更是为周亚夫之死作好了铺垫,最后周亚夫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莫须有”罪名,尤其是“纵不反地上也要反地下”的罪名饿死狱中,真是奇葩啊,“死后造反”的罪名也想得出。 二、处理政事欠缺全面部署的战略意识。 《史记》一书首先描写了汉景帝能够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听取晃错建议,下决心激发七国之乱,削弱诸侯王的领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政治制度上采取的是郡县制,等刘邦夺得天下后,六国之余势仍没有全部消灭,单靠郡县制,不能保证天下能够统一,所以采取了一国两制的政策,即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此后高祖惩秦亡之弊,遵循亲亲原则,分封刘氏宗亲为王,以“镇抚四海,承卫天子”。京畿地区实行分封制,像藩篱一样拱卫皇城,保卫皇族的安全,其他地方实行郡县制。汉初诸侯王享有治民、治军、自任官吏等权利,同时在封国境内享有租税、开采矿山、渔盐之利。诸侯王所占领土跨州连郡,一王多达数十城池,其所占领土总数与汉中央直辖领地几乎平分天下。随着诸侯王年龄的增长、社会政治日渐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诸侯王日渐骄横起来,处在边地者还与匈奴、东越等交相往来,从而对中央集权造成极大危害。景帝即位,御史大夫晃错进言诸侯王早已准备作乱,应当立即削弱他们,“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待,祸小,不削,反迟,祸大”⑦。景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先后下令削去吴国、楚国、赵国、胶西国的部分领土。随之吴王刘濞联合六个诸侯国发动了七国之乱。战乱发生后,汉景帝慌了手脚,巡视军营的时候发现老弱病残的军队似乎不堪重任,旋即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