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救助第二讲.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灾害救助第二讲

第十三章(二) 自然灾害救助管理 一、灾害管理 . . . . . 3、应急预案系统 国家的预案,定为“四级响应” 第四级----对应的是民政部救灾救济司 第三级----对应的是民政部的主管副部长 第二级----对应的是民政部部长 第一级----对应是国务院的副总理 四 级 响 应 说明:预案的启动条件,只要某一省自治区、只要一次灾害过程,达到这些条件的一种,就必须启动预案 . 4、国家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响应系统 在重大灾害发生后,中央根据预案规定的条 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等级确定的响应级 别,相关人员值班到位并保证上下级之间的信息畅通,具体要求是: . 5、救灾物资储备与救灾装备系统 6、灾害救助的社会动员系统 7、国家减灾组织的指导系统 8、救灾与减灾的科技应用推广系统 二、减灾 (一)减灾的定义: 减少灾害和减轻灾害破坏损失。 (减轻灾害是指减轻由潜在的灾害可能造成社会 及其环境影响的过程,即减少伤亡及财产损失,使破 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二)减灾目的: 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生活和各项产业活动 的正常进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 续发展。 (三)减灾的途径: 1、 减少灾害活动的频次, 2、减轻灾害活动强度或活动规模, 3、避免或减少人为灾害以及人为自然灾害活动; 4、保护受灾体或增强受灾体的抗灾能力, 5、减轻灾害破坏损失程度 6、实行有效的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措施, 7、减少或避免灾害的社会危害。 (四)减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加强灾害预测预报,制定减灾 规划和紧急预案,实施各种防治工程等; 2、 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工程减灾与 非工程减灾相结合,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经 济手段相结合,减灾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减灾与 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3、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民众共同参 与减灾,形成广泛的社会减灾体系。 减灾系统工程 。 三、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制 第一,建立民政系统灾情报送工作规则,发生重大灾害的时候,必须两小时内报到中央 第二,建立灾情的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机制 第三,建立总署的灾害应急联络机制 第四,应急响应的机制,四级响应必须有一个组织的领导到现场 . 第五,24小时一定要救助到位。标准是,灾害发生以后24小时之内必须把食品,或者水、或者其他一些东西发放给灾民 第六,实行是春荒与冬令的管理机制 冬令救助是12月到2月,即每年的春节前后, 春荒救助是3月到5月,西部地区持续到7月, . 四、我国近年来自然灾害救助主要经验 1、吸收先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致力于健全体制 自然灾害预案 事故灾难预案 公共卫生预案 社会安全预案 2、以人为本,确保人员安全 地方政府紧急转移的组织原则: (1)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生产安全; (2) 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 部门密切结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职; (4) 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团的作用。 . 3、信息全面公开透明,充分发动干部群众 信息全面公开透明,充分发动干部群众是取得救灾成绩的重要保证 2003年“非典” 汶川地震救灾全过程 . 4、领导亲临一线,注重现场调度 5、做好物质储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6、相信科学,科学救灾 7、灾情信息系统有专职人员负债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 . 五、救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关于资金的投入 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62亿元 救灾投入0.6亿元 要求: “不冻死人、不饿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