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之读懂漫画(公开课上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文转换之读懂漫画(公开课上课)

第八讲 图文转换之漫画篇;;2008-2014年漫画题分布统计;高考漫画;高考复习之图文转换;《中国式过马路》;例3:观察下面这则漫画,说出漫画的寓意。;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可以没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辞海》 ;漫画的特点:;审读漫画; (1)细 读 “画中画”(漫画表意) 看标题 看画面 看细节(夸张之处) (2)研 读 “画外话”(漫画寓意) 看漫画的指向,对应相应现实。 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揣摩画外之音。 ;读懂漫画;(2014江苏卷)阅读这幅漫画,你能读懂它的寓意吗?;读懂漫画; (1)细 读 “画中画”(漫画表意) 看标题 看画面 看细节(夸张之处) (2)研 读 “画外话”(漫画寓意) 看漫画的指向,对应相应现实。 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揣摩画外之音。 ;高考漫画;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细看画面构成,明确画面指向。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 尤其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切忌添枝加叶,主观想象。 3.找准讽刺、颂扬的对象。(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联系现实,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画面—社会生活,物—人,人一一类人) 4.要语言简明。 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 示例2: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 ; 第一只小狗与望远镜的关系: 小狗举着望远镜,显然,这只小狗是在带路; 盲杖、墨镜与最后一只小狗的关系: 点明最后一只小狗的特点,这是一只盲狗; 窨井和狗们的关系: 第一幅画中窨井是狗们前进路上的障碍, 第二幅画中小狗们都不见了,盲狗继续前行; 脚印和狗们的关系: 一串脚印告诉我们三只正常的狗掉进了窨井, 视力有缺陷的狗绕过的窨井,得以继续前行。 ;(2)要理解人或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及原因。 视力正常的狗掉进了窨(yìn)井, 盲狗却躲过了窨井, 这违背常理。 原因:视力正常的狗只用望远镜看远处,没有注意脚下,所以才掉进了窨井。;题型一:描述画面;3、注意描述顺序——清晰 (1)先背景后人物 (2)介绍人物时可按“穿着—动作—神态”的顺序说明 (3)几幅画面,按照顺序逐个描述; 示例1:(2009·山东高考)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4分);示例2(2012江苏卷)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1、画面的人或物做了什么事情 2、判断这件事是对还是错,为什么? 3、联想现实社会中一类事件或人。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联系生活,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就事论事。; 解题指导: 1.细看画面构成,明确画面指向。 2.找准讽刺、颂扬的对象。(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3.联系现实,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 画面—社会生活 物—人 人一一类人 ;示例1(2012年福建卷)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 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从两者的关系:“爱与碍 ” “爱?害!” “庇护与妨碍”;标题示例: 1.治标还得治本(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1、可扣住漫画寓意命名 2、可概括中心事件命名 3、可摹写角色语言命名 4、可从主体间关系命名 ;新题型:拟写观后感、启示、广告语或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答案示例1:从旁观者的角度 标题:不畏“影子”遮望眼 启示:眼见未必为实 答案示例2:从猫的角度 标题:“物”异不怕影子同(人正不怕影子斜) 启示:我们彼此彼此(童趣) 答案示例3:从伞的角度 标题:殊“物”同归(殊途同归) 启示:总有平等的时候;例2:(2013·宁波模拟)阅读丰子恺漫画《某父子》,根据要求答题。 (1)简要说明该漫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字)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 ;例3:(2011·浙江卷)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