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 妊娠期合理用药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秋 妊娠期合理用药PPT

了解药物经胎盘到胎儿体内对胎儿的影响; ,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减慢减弱 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心排出量增加,体液总量平均增加8000ml,这一影响如果没有其他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补偿,则孕妇的药物需要量应高于非孕期妇女。 游离药物能产生药物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便能经胎盘输送给胎儿 药物作用维持时间延长 如果在怀孕20周后,孕妇出现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这三大症状,很可能是患了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 晚期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症孕妇肾血流量减少, 肾功能受影响,药物排泄减慢减少,反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 应加以重视。 在妊娠的整个过程中,母体-胎盘-胎儿形成一个生物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单位,三者中胎盘这一胎儿的特殊器官起着重要的传送作用。 在妊娠的整个过程中,母体-胎盘-胎儿形成一个生物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单位,三者中胎盘这一胎儿的特殊器官起着重要的传送作用。 受精后15天内:细胞尚未进一步定向分化,如少量细胞受损害,可以由细胞分裂补偿,如大量细胞被杀死,则可致胚胎死亡 受精后15-25天间:中枢神经系统分化 受精后20-30天间:头和脊柱、肌肉前体、肢芽出现 受精后24-40天间:眼、下肢分化 受精60天后:器官分化趋完善,许多已分化完成 受精90天后:全部分化完成且渐成熟 第3周:胚胎有头尾之分、CNS、心准备开始发育 第4周:眼、四肢 第5周:头和脊柱骨骼、肌肉前体 第6周:耳、牙齿 第7周:腭 第8周:外生殖器 妊娠4个月以后,胎儿绝大多数器官已形成,药物致畸的敏感性降低 包括母亲用药量、胎盘、胎儿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包括药物的分子量、通透性、分布、代谢及排出。 1.受精后1周着床,2周形成胚泡: 这一阶段是“全”或“无”的影响,即自然流产或无影响; 2.受精后3-8周是大多数器官分化,发育,形成的阶段:最容易受药物影响,发生严重畸形; 3.受精8-10周以后至14-16周仍有一些结构和器官尚未完全形成:用药后也可能会造成某些畸形(腭和生殖器); 4.孕16周以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表现为功能异常或出生后生存适应不良。暴露时间长,受累器官多,程度严重 如母亲发热或营养不良,可进一步诱导对药物损害的易感性 125cm3 目前只有少数药物被肯定有致畸作用或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对于大多数(60%)药物还缺乏确切的资料证明其有无毒性作用。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一类药物也并非进入了“保险柜”,不遵照医嘱、自行加大剂 量等不规范用药仍然是十分危险的! 致畸物质的定义 当胎儿暴露于某一种物质下可造成胎儿永久性身体残缺或功能损害,这种物质称为致畸物质 用药与致畸的关系 畸形主要发生在器官形成期 对尚未分化完全的器官影响明显 神经系统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分化、发育,故药物的影响一直存在 有些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不表现在新生儿期,而是在若干年后才显示出来。如孕妇服用乙烯雌酚致青春期少女阴道腺癌 药物对胎儿毒性的判断 一、药物经胎盘至胚胎或胎儿的量 二、药物暴露于胎儿的确切时间及长度 三、受药物暴露的时间 四、母亲、胎儿、胎盘的生理状态 五、母亲胎儿的个体基本遗传结构的影响 六、同时受其它化学药物的影响 经临床实践证明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乙醇 抗肿瘤药物:如白消安、苯丁酸氮芥、氮芥、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溶癌灵等 抗生素:青霉胺、四环素、氯霉素 性激素:乙烯雌酚、氯米芬 其他:NO、锂制剂、汞制剂、三甲双酮、苯妥英钠、沙立度胺及香豆素类 早孕期应列为禁忌应用 (2g/kg/d,畸形率发生增加2-3倍) 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 美国FDA根据动物实验、临床实践及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将药物分为A、B、C、D、X五类 A类:此类药物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均未见对胎儿有危害,如多种维生素 但如不遵照医嘱、自行加大剂量等不规范用药仍然是十分危险的! B类:①动物研究未证明对胎儿有危险,但孕妇中无充分研究。②动物实验发现有某些损害,但孕妇中未对照研究。 如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类、红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克霉唑,阿昔洛韦,胰岛素,扑热息痛、非诺洛芬、布洛芬、法莫替丁等均属于此类 C类: ①资料极少或缺乏,新药一般被列在此类; ②经动物实验证实对胎儿有一定致畸作用,但在人类无对照试验。 如阿司匹林、氢化可的松、雷米封、利福平、庆大霉素,硝苯地平,茶碱,制霉菌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 此类药物仅在治疗需要大于危害的情况下应用(谨慎使用) D类:临床有资料表明对胎儿危害,但如对治疗孕妇有确实疗效,又无替代药物时,如患严重疾病或受到死亡威胁急需用药时,可考虑应用,但应及早向病人说明。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