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培训摘要(免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CDMA培训摘要(免费)

相关英文缩写 AAL2?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2?ATM适配层类型2AI?Acquisition Indicatior?捕获指示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BLER?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 CN?Core Network?核心网络 CPCH?Common Packet Channel?公共分组信道 CPICH?Common Pilot Channel?公共导频信道 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专用物理信道 DPDCH?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专用物理数据信道 Ec/No?Received energy per chip divided by the power density in the band?每码片接收能量 / 功率密度 RAB?Radio Access Bearer?无线接入承载 RANAP?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 ?无线接入网络应用部分 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 RNSAP?Radio Network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部分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 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 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信干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发送功率控制 一、WCDMA概述 GSM WCDMA区别 WCDMA网络接口(Iu,Iub,Iur,uu) WCDMA的扩频速率:3.84Mcps;信道带宽:5MHz;软容量;Rake接收机进行多径分集;抗干扰强 下行:不同小区(扇区载频)具有不同的下行扰码,通过扰码识别小区(共512个主扰码); 以OVSF码区分同一小区内不同用户 上行:不同用户用不同的扰码区分, 以OVSF用来区分该用户的不同业务 主要工作频段: ?1920-1980MHz/2110-2170MHz ?WCDMA频点计算公式:频点号=频率× 5 ? 上行中心频点号:9612~9888 ? 下行中心频点号:10562~10838 信源编码:AMR,编码共有8种,速率从12.2Kbps~4.75Kbps 信道编码:卷积码,Turbo码 处理增益:最终扩频速率和比特速率的比(cps/bps) 扩频与解扩原理 无线接口物理信道 无线资源管理: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无线资源管理的工作就是结合QoS(Quality of Service)目标对功率进行管理;(保证QoS,节约功率) RRM的目的: 1)保证CN所请求的QoS 2)增强系统的覆盖 3)提高系统的容量 8. 功控分类:(克服远近效应) ?开环功率控制(假设发射功率与接收功率之间的耦合损耗以及干扰水平相同) ?闭环功率控制 -上下行内环功率控制(1500Hz)(SIR、BLER) -上下行外环功率控制(10-100Hz) 切换分类(及区别) 软切换:?(软切换、?更软切换) 硬切换:?(同频硬切换、?异频硬切换、?异系统切换) 二、无线网络优化业务流程(10步) 数据收集,需求分析---单站验证---割接入网---邻区优化---RF优化----无线参数优化----干扰排查----VIP用户保障----性能监控-----验收 三、切换原理 1. 切换的目的(信号连续覆盖、资源共享、业务分层) 2. CELL_DCH下切换分类 3.软硬切换对比 4. 切换三步曲(测量-判决-执行) 测量 测量控制 测量的执行与结果的处理 测量报告 主要由UE完成 判决 以测量为基础 资源申请与分配 主要由网络端完成(RNC RRM 执行 信令过程 支持失败回退 测量控制更新 活动集 ( Active set ) 激活集中的小区与UE同时进行通信,就是软切换和更软切换中与UE同时通信的小区。 Active set里的小区肯定是同频小区。 监测集 (Monitore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