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农业经济学讲义】第3讲第1次过剩.doc

【北京大学农业经济学讲义】第3讲第1次过剩.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农业经济学讲义】第3讲第1次过剩

第三讲、第一次粮食过剩和85粮改 一,初期农业改革政策及其影响 二,第一次粮食相对过剩 三,85粮改挑战统购统销 四,粮改政策流产和与双轨制形成 初期农业改革政策 1)包干到户与联产承包责任制 ——有效激励机制(农业生产特点) ——产权实现或回归 ——连带效应 2)减少粮食征购数量、提高收购价格(统购提高20%和超购提高50%) ——减轻负担、修养生息 ——边际调节作用 3)放开粮食集市市场 ——价格和市场余量调节作用 第一次粮食过剩 早期“卖粮难”现象和应对措施 第一次粮食相对过剩的原因和判断形成 相对过剩即供大于求的概念常识 ——相对于特定市场需求而不是抽象的需要 ——相对于特定时期而不等于永远供大于求 85粮改:第一次攻坚 发展组报告分析建议 85粮改主要措施 取消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 ——市场化取向、短期机遇与长期方向关系 2)“倒三七”定价收购(三成按原来定购价,七成按原来超购价) ——这一加权平均价高于定购价,但是低于原来边际价格,并且没有对通货膨胀或市场粮价的某种指数化调节机制。好看,但是激励方向显而易见。 3)定购以外可以自由上市,并保证如果价格低于原来统购价,则国家敞开收购 ——这一承诺当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是对后来政策变动具有指示意义。 1985年粮食经济的反应 粮食产量调减 订购任务完成不顺利 第三、粮食市场价格在1985年下半年回升,但是全年仍然比1984年略有降低,周期性相对过剩处于阶段性转折时期 粮改政策流产和双轨制格局形成 虽然国家和农民都有大量存粮,改革以来第一次大幅度粮食产量下降和收购困难,理所当然地触动了社会极为敏感神经,引起很多批评和关注,产生一系列调整。 调低定购任务, ——从1985年地方政府要求的900亿公斤,逐步下降到1987年的500亿公斤。 第二、小幅提高合同订购价格,对化肥、柴油等生产资料提供低价补贴,减少平价粮销售。 第三、随着市价上升,国家定购与市场价拉开距离,国家不准备按市价上升比例提价,于是合同定购被赋予“国家任务”,逐级规定奖惩办法,哪一级完不成,财政出钱补齐。提出缩小合同定购,扩大市场议购,出现双轨制。 有关85粮改的争论 批评观点有三: 第一、并不存在粮食过剩,因为“粮食没有多得消费不完”。 第二、85减产主要是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认为粮食紧缺时代过去的错误观点造成。还有人认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市场幼稚病’”。 第三、1985-88年出现了粮食生产力萎缩。 ——虽然列举了大量事实,但是在分析上存在简单化问题,往往违背基本经济学常识。批评人员所联系机构较多是商业部和农业部(当时农牧渔业部)。 农研中心农发所认为:85粮改虽有不足,但是总体上是必要和正确的。1985-87年减产,是农民对当时“低水平相对过剩”局面和政策措施的正常反应,认为是农业“衰落的讯号的观点”是错误的。 ——当时批评观点没有占上风,但是1989年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动背景下,这一问题重新提出,甚至被提到危人耸听的政治高度。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