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与“少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与“少
河北省大名县沙圪塔乡小学 赵玉兰
[摘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与新课改不相吻合的诸多问题,折射出教师们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习惯的陈旧与落伍,必须革除。本文从十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多与少的思考
语文课堂具人文性,更富有诗意,教学形式多样。但深入语文课堂,我们仍会感觉到今天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与新课程“貌似神离”的现象,还存在着有悖新课改精神的封闭、僵化的现象,教师的诸多做法抑制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泯灭了语文课堂生命的活力,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层思考。
一、“教教材”的多,“用教材教”的少
反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徘徊、滞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不能也不会运用教材这个范例来进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现象:一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错误。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原本就不知道教材中的课文仅是个凭借、载体,旨在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学得知识,习得技能,让学生“课内得法,课外受益”。另一种情况是教师错误认为用教材教就是要对文本进行“拓展”,对教材进行“迁移”。于是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快将课文的教学结束,然后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进行读写(说)结合。这种淡化文本、游离文本的“拓展”、“迁移”注定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至于文本的意蕴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二是教师虽然从思想上、理念上知道不能拘囿于教材范畴死教教材,但限于自身能力,不知该从何入手,怎样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并不反对拓展迁移,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为迁移而迁移,为搜集而搜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抓住文本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联系点,全面辐射,巧妙拓展,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必定会生机无限,丰盈美丽.。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辩证地处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教材这个例子,把它教好、教到点子上。对例子的拓展、延伸和超越、批判要基于例子,不能盲目为了追赶所谓的潮流、时髦而无度、无序“拓展”“迁移”,那样只会本末倒置。
二、逐段串讲分析多,提纲挈领讲解少
从作家背景介绍,到逐段逐句串讲,从内容结构解剖,到写作特点总结,最后是背诵、默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这种逐段串讲的“发胖式”分析在城市学校少了,在农村学校依然存在;在青年教师的课堂上少了,在中老年教师的课堂上依然存在;在各类赛课活动中销声匿迹了,在常态课上依然占据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一是老师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几十年养成的陈规陋习,一朝一夕怎能完全摒弃?二是老师们潜心挖掘文本不够,缺乏足够的教材驾驭能力。其实,逐段串讲是只见教材,不见学生,漠视人的因素,忽略人的存在,是一种陈旧的教学观念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剥夺,是对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否定,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遏制,说严重点,也可以说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不尊重。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多年前曾痛首疾呼:“现在的阅读教学,大多从首段到末段,逐段问下去,进行千篇一律的内容分析。既耗费时间,又单调乏味,学生不仅所得甚少,而且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由于处理教材不当造成内容上泛化的现状,一定要改变。”如何改革这一现象呢?“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任何一篇文章总有一个或两个“要隘”或关键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宜的切入点、突破口,提纲挈领地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实践,老师们已经摸索出了许多选择适宜突破口切入文章教学的方法。如:可以从课题入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可从课题入手提出如下问题:泸定桥在哪儿?为什么要“夺”?怎样“夺”?结果呢?“夺”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飞”呢?可以抓中心句或难以理解的句子。如教学《丰碑》时,可以紧扣“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句统领整篇课文内容的中心句子提问,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詹天佑》时,可以抓住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作为开启全文的突破口。还可以抓住关键词语或重点段落进行教学。选择适宜切入点进行阅读教学,不仅能使教学内容紧凑,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教师提问多,学生质疑少
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讲”的方式,遭到教育界内外人士一致的口诛笔伐后,由过去的“满堂灌”变为了现在的“满堂问”。崔恋先生说:“问题不在多而在精。问题要提在学生的疑点上,提在课文内容、形式的特点上,提在语言训练的重点上,最好能做到lsquo;牵一发而动全身rsquo;。”教师精心设计的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版PFMEA第五版实例.xls VIP
- 东华理工大学数学分析考研真题试题2016年—2018年.pdf VIP
- 校长在2025年秋季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docx
- 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pdf VIP
- 碧桂园精装修专家班培训之项目总如何做好精装管理.pdf VIP
- 商用厨房间净水工程方案(3篇).docx VIP
- 2025福建福州闽侯县精神病医院招聘一类编外专业技术人员4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平安意外(B款)医疗保险条款.pdf VIP
- 东华理工大学数学分析2018年考研真题试题.pdf VIP
- 2025福建福州闽侯县精神病医院招聘一类编外专业技术人员4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