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桤木幼林地细根生长与土壤抗蚀能力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丹棱县三种林草复合模式林地的细根生物量、土壤物理性质、水
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以及它们与土壤抗蚀性的关系。三种林草复合模式分别为
台湾桤木一黑麦草模式、台湾桤木一自然草模式、四川桤木一自然草模式(对照)。结
果表明:
(1)林地内细根和草根分布与生长特征。
①台湾桤木一黑麦草林地、台湾桤木一自然草草林地、四川桤木一自然草林地细根
0.9074t/hm2、1.8606t/hm2、1.8827t/hm2。
②三种复合模式林地内,根系总生物量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均表现为上层中
层下层,且各层细根生物量所占百分比亦接近,但黑麦草与自然草草根生物量在土壤
中的垂直分布特征不同。台湾桤木~黑麦草林地:上、中、下层细根生物量比例为41:
33:26,上、中、下层草根生物量比例为79:21:0;台湾桤木一自然草林地:细根生
约为40:36:24,草根生物量比例为57:24:19。
≤lmm细根在各土层所占比例分别为65%、45%、35%;四川桤木一自然草林地内,
占比例分别为64%、50%、42%。
④台湾桤木一黑麦草林地内,直径弋lmm、1一-2mm活细根生物量分别占同径级细
根总生物量的73%、81%;台湾桤木一自然草林地内,分别占90%、77%;四川桤木~
自然草林地内,分别占91%、74%。
⑤三种模式林地内,根系总生物量月变化均呈现出双峰型,峰值出现在6-7月和9
月,最低值均出现在1月。上层根系生物量积累量大,变化趋势明显,对根系总生物量
月变化曲线的影响最大。
⑥≤lmm细根与草根生物量积累量的垂直分布以及月变化动态呈现出明显的规律
支撑项(2006BAC01AII),和[])11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I目(2006Z
D006)共同资助。
性,决定着根系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及月变化规律,而12mm细根的垂直分布及月变
化的规律性较弱。
(2)林地内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①三种模式林地内,土壤容重随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大;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的垂
直变化趋势相反。土壤容重与孔隙度月变化趋势不明显。
②三种模式林地内,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水稳性团聚体总量的垂直空间变
化趋势为:上层中层下层。
③水稳性团聚体总量最大值均出现在9月,最低值出现在1-5月。台湾桤木一黑
麦草林地最大值207.22%,月均值1
89.74%;台湾桤木一自然草林地最大值208.64%,
月均值187.80%;四川桤木一自然草林地最大值205.29%,月均值183.76%。
④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9月有明显增加,三种模式林地内含量相差不大,
平均值为111.45%。
2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而言,直径吣lmm细根的作用显著,草根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⑥三种模式林地内,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垂直分布规律:上层中层下层。台湾桤
一自然草林地全年有机质总量337.109/kg,最大值出现在9月(80.709/kg)。
⑦弋lmm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系数最大(0.832¨)。有机质含量与
0.5mm、l-2mm水稳性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
(3)不同林草复合模式林地土壤抗蚀性评价 ’
通过与土壤抗蚀性相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三种模式林地内,各层土壤的抗蚀综合
指数均为:上层中层下层;三种模式林地土壤抗蚀平均综合指数为台湾桤木一黑麦
台湾桤木一黑麦草林地在增强土壤抗蚀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
综上,5年生台湾桤木与黑麦草复合模式地下部分空间分布在幼林时期竞争较小,
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抗蚀性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可以在四川西缘地区退耕还林
工程及生态恢复工程中加以应用,在其适生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台湾桤木 退耕还林林草复合模式细根草根土壤抗蚀性
Abstract
The studiedtherelationsofbiomassoffine of
paper root,physicalpropertie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意大利cemb(赛博)er60动平衡仪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粮油供货保障方案.docx VIP
- 负压引流器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pdf VIP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黑布林版渔夫和他的灵魂中文译文.docx VIP
- Oasis montaj7.5 操作手册-Oasis montaj Mapping and Processing软件平台.pdf VIP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第2版杨沿平第七章滚动轴承配合1课件教学.ppt VIP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pdf VIP
- 硬膜下血肿的护理常规.pptx
- 2020年牛津译林版7A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2-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 VIP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第2版杨沿平第八章键与花键连接1课件教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