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奈米银微粒的非线性磁激发
奈米銀微粒的非線性磁激發
文/吳勝允、李文獻
摘要
奈米的微粒製作與其表面效應對既有的物理與化學特性研究是近幾年來大家倍感興趣的題目,特別是在非磁性
的奈米微粒研究上,我們研究也發現在小於 4.5 奈米的銀微粒具有反磁性及超順磁共存的現象。且在低溫下觀察到
其弱磁異向性的存在,並藉由海森堡鐡磁自旋波模型的計算與擬合所得異向能隙值約為 0.12毫電子伏特。微粒磁
矩隨温度升高而增加的異常現象,可以歸因於熱磁子激發。其所造成表面的 4d電荷載子流失量可以由微粒的磁矩-
與流失深入的殼層數來估算。該載子流失為過渡金屬奈米微粒呈現鐵磁自旋極化的主要來源。
一、簡介 一系列具不同粒徑的樣品,用於探討因粒徑縮小所引
起的物性改變[9,10] 。本文討論重點專注在,非磁性元
超小奈米微粒是零維的結構單元,其物理性質決
素的超小奈米微粒,所表現出的磁性行為。在此,超
定於微粒的大小與組成。當微粒粒徑縮小至奈米級範
小微粒指的是量子局域效應已主控微粒物性的尺度範
圍,最常見的物理效應是晶格排列的改變、晶體缺陷
圍,粒徑通常不超過7 奈米。不具自發磁性的金屬如
的出現、導電帶與價電帶的窄化與量子化、及電子系
鈀、金、銅的奈米微粒,近年來已有一些探討[2-4] 。
統高程度的局域化[1-6] 。由單一成分所構成的奈米微
特別是,在粒徑尺度縮小後,其自旋極化(spin
粒,目前已有產業上的應用,最近廣告上常聽到是奈
polarization)與微弱鐵磁(ferromagnetism)特性,時下正
米銀微粒的殺菌與清潔功效。現今高科技飛快發展,
引起廣泛的討論。鈀與金原子的d 層均是填滿,傳統
對於高效能材料的要求愈來愈高。由數種奈米微粒所
上已知塊材鈀與塊材金均具逆磁性(diamagnetic) ,然
組合而成的複合材料,藉著混合具不同功能的奈米微
而先前的研究[11-14]則報導鈀和金奈米微粒在低温下
粒,來尋找新穎功能的材料,已嚴然成為新型材料的
顯現出鐵磁性的特徵。依據 Pastor 等人[15]的計算與
一支[7,8] 。主控奈米微粒的物理效應可包括表面效應 Jing 等人[16]的實驗結果,均顯示在絶對零度且外加
(surface effect) 、小尺度效應(small size effect) 、與量子
局域效應(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表面效應係表 強大磁場的環境下,會有源自於表面原子的磁化不均
勻截面,其在表面形成自旋極化的現象,可用來說明
面原子既有的物理與化學特性,當表面原子的數目相
鈀和金奈米微粒裡鐵磁性與逆磁性共存的現象。而巨
對於內部原子的數目增多到不可忽略時,該特性就能
大的磁異向性[17](giant magnetic anisotropy)及費米洞
顯現出來。通常在小於300 奈米的微粒集合體,就可 [18](Fermi hole)的模型也被用來解釋此類奈米粒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