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边疆地区史第八讲c.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边疆地区史第八讲c

* 2、南诏简史 南诏国建立以后,积极向两爨活动的滇池地区发展势力,遂与唐朝产生了矛盾。748年,皮逻阁死,其子阁逻凤继位。因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云南郡太守张虔陀欺压南诏,激化了唐与南诏的矛盾。750年,南诏攻陷姚州,杀张虔陀。鲜于仲通率军进逼洱海,南诏遂叛唐而依吐蕃。752年,吐蕃封阁逻凤为“赞普钟”(意为小赞普),给金印,称东帝。754年,唐宰相杨国忠发兵十万征讨,为南诏所败。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无力顾及西南,南诏乘机拓展疆域,控制了今四川西南部、云南及贵州西北部的广大地区。 779年,阁逻凤死,其孙异牟寻继位,与吐蕃联兵攻唐剑南道,被唐击败,南诏伤亡惨重,乃迁都羊苴哶城(今云南大理)。吐蕃借此改南诏为属国,向其征发兵役、赋税,并派兵驻守其境,引起南诏不满。此时,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不断争取南诏归唐,并促成南诏与吐蕃的关系破裂。793年,异牟寻遣使分三道至成都,同意归唐。韦皋乃遣使与南诏会盟于点苍山,互约和好。795年唐封异牟寻为南诏王。801年,南诏与韦皋联军大破吐蕃,解除了吐蕃对南诏的威胁。 异牟寻死后,南诏幼君相继,弄栋节度使蒙嵯巅掌握大权,开始向外积极扩张。829年,南诏攻陷成都,掳掠子女百工数万人。此后唐国力衰弱,吐蕃也趋于瓦解,南诏对唐的侵扰更加频繁。859年,南诏王世隆自称皇帝,国号大礼。南诏不断攻唐,“再入安南、邕管,一破黔州,四盗西川”,使唐为之虚耗。但南诏也因战争不断而导致内外矛盾激化。877年,南诏遣使请和。897年,南诏王隆舜为臣下所杀。902年,权臣郑买嗣杀南诏王舜化贞,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大长和国,南诏亡。 南诏疆域 《南诏德化碑》是南诏王阁罗凤于766年建立的,是云南境内现存最大的一块唐碑。碑文追述南诏与唐朝建立和发展关系的历史,描述当时“子弟朝不绝书,进献府无余月”的情况,表示“我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的决心。碑文还保存了文献所不及的许多珍贵史料。从中可以看出,南诏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制度的影响,但早晚期有所变革。 南诏国王称“诏”,其初期的官制基本沿用唐朝的地方官制,分兵、户、客、法、士、仓六曹。后期改为三託九爽制,即乞託主马,禄託主牛,巨託主仓;幕爽主兵,琮爽主户籍,慈爽主礼,罚爽主刑,劝爽主官人,厥爽主工作,万爽主财用,引爽主客,禾爽主商贾。南诏地方有六节度、二都督、十 (相当于州)。南诏的土地归王所有,官吏有分田,平民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粮食。南诏所有壮丁都是战士,出征时需自备征粮。 南诏国相称清平官,与大军将共决国事,常由白蛮大姓或汉人担任,这主要是由族群发达程度和个人文化素质决定的。《德化碑》的作者自称“蛮盛家世汉臣,八王称乎晋业”,可知他是晋代琅琊王氏家族的后人,仕南诏为清平官。稍后的清平官郑回,也是来自中原的汉人。779年,阁罗凤去世,其孙异牟寻继位。史称“异牟寻有智数,善抚众,略知书”。他在郑回的劝导下,重新归附唐朝。中唐诗人白居易有一首新乐府题为《蛮子朝》,讲的就是这一段唐、诏关系的变化:“谁知今日慕华风,不劳一人蛮自通。诚由陛下休明德,亦赖微臣诱谕功。……异牟寻男寻阁劝,特敕召对延英殿。上心贵在怀远蛮,引临御座近天颜。” 二、社会文化 1、社会组织 南诏以汉字为官方文字,另有“白文”,即用汉字或对其笔画略加增损来记录语言。 南诏还多次派王室、贵族子弟往成都、长安就学,其文化教育制度也多模仿中原。阁逻凤爱慕汉文化,命儿孙拜被俘的唐西泸县令郑回为师。南诏王劝丰祐仰慕汉文化,放弃了世代相传的父子连名制度。 不少南诏人精通汉文,擅长诗赋。南诏王隆舜、清平官杨奇鲲的诗被《全唐诗》所收录。南诏向汉人学习了不少工农业生产技术。大量的成都工匠被掳至南诏后,南诏的纺织技术大大提高,其织品甚至可与成都织品比美。同时,南诏的狮子舞也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更是唐宫廷十四部乐之一。 南诏王劝龙晟(810-816)时,佛教开始盛行;劝丰祐的母亲出家,法名惠海。至今还耸立在点苍山麓的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即为南诏王劝丰祐(824-859)时所建。著名的《南诏图传》被誉为滇南瑰宝,和南诏的剑川石钟山石刻一样,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文化习俗 推倒铜鼓改宗佛教 文化混合 第二节 大理国 一、历史概况 927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杀大长和国王郑隆亶,立清平官赵善政,建大天兴国;不久又废赵善政,自立为王,称大义宁国。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灭大义宁国自立,建国号大理。 蒙古兴起前夕的大理 大理王族自认是汉人后裔,曾受宋朝册封,在与中原展开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大力推行汉文化。在汉文化的影响下,白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白文又叫“汉字白读”,即用汉字或对其笔划略作增损来记白语。这种文字创始于南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