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汤剂的煎药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药汤剂的煎药方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中药汤剂的煎药方法 李小英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医院中药房 351100)   【摘要】 煎药是制备中药汤剂的一项专业操作过程。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中最常采用的剂型。科学煎药是保证汤剂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正确选择煎煮的用具、煎前浸泡、用水、加水量、火候、煎药时间、次数以及特殊药物的入药方式等。   【关键词】中药汤剂 煎药法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110-02   中药汤剂是指中药饮片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的液体药剂,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其吸收较快,疗效迅速,用药灵活,照顾全面。适应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的原则。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沉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可见,只有正确科学地煎煮药剂,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现就如何正确制备汤剂浅析自己的认识。   一. 煎器的选择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历代医药学对煎药器具均有论述,如梁代陶弘景说:“温汤勿用铁器”。明代李时珍说:“煎药并忌用铜铁器,宜银器瓦罐”。古人强调用陶器煎药,因陶器与药物所含各种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煎出的汤剂质量好,加上砂锅传热均匀,缓和,价格低廉,易于保暖,因而自古沿用至今。玻璃和搪瓷制器亦可选用,不宜采用铜,铁器煎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多为硅酸盐类的用具,即陶瓷砂锅,认为砂锅是首选的煎药器具。   二.煎前浸泡   由于植物中药大多是干燥品,要使药物细胞重新膨胀,可溶性成分逐渐溶出,使有效成分渗透扩散到细胞组织外部来,就要求在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浸泡的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一般对花、茎、全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0-30分钟。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分钟。夏日可酌减,防止变质。冬天气温低,浸泡时间要延长一些,以药材浸透为准[1]。根据资料统计显示,药物经过浸泡,煎出成分能增加20%以上。   三.煎药用水   煎药用水以洁净,少含矿物质或其他杂质为原则。常用的是自来水,井水或洁净的河水。   四.煎药的加水量。   加水量直接影响汤剂的煎药质量,汤剂的加水量应根据药材的量、质地、吸水量、煎煮时间、蒸发量及患者所需量而定。如重量相等的药物,质地轻松的,吸水量多。质地坚硬的则吸水量少。煎煮花、叶、茎草及其他质地轻松的药物,其用水量大于一般药物的用水量,煎煮矿物、贝壳及其他质地坚实的药物、其用水量则小于一般药物的用水量,现将常用的三种加水方法介绍如下:   1.一般头煎加水至高出药物表面3-5cm为宜,第二次煎煮可超过药渣表面1-2cm。   2.按每克中药加水约10ml计算,然后将计算的总水量取70%用于第一煎中,余下的30%留作第二煎用。   3.根据煎药的时间长短、水分蒸发量的多少、中药吸水性能的大小、以及所需药液收得量等,来具体掌握加水量。   五.煎药的火候   汤剂煎煮的火候要根据药物的性味。质地、病人的病情而定,火力过强水分很快蒸发,火力过弱,煎煮效率低,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古代医药文献对煎药火候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云:“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未沸之前宜用较强的火力,习称武火,沸后宜用较弱的火力,习称文火,以保持微沸状态,既可减少水分的挥发,防止煎干,焦糊,又有利于药材中成分的煎出。   六. 煎药的时间   传统方法煎药时间的长短根据药物气味质地的不同,一般有以下3种情况:   1.解表行气及质地轻松,气味芳香的药物,第一煎15-20min(均按沸后计算)。第二煎10-15min。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覆盖物,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对于解表药、清热药、气薄类药,宜武火急煎,以免药效挥发,降低。   2.一般药物,第一煎20-30min,第二煎15-25min。   3.滋补药、质地坚硬的药物,以及久煎减毒的药物,第一煎40-60min,第二煎30-40min。   每次煎煮至规定时间后,应趁热及时滤出药液,以免一些成分冷却而丢失。应将每次的煎液合并,混合均匀,再分次服用,以保证汤液含量均匀,药效平衡。   七. 煎药的次数   汤剂的煎煮次数,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煮为佳。一般需煎煮3次。第2、3煎时,必须加入热水、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一般方剂煎煮2次,滋补药可增加1次。所以汤剂的煎煮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佳。   八. 特殊药物的入药方式   由于汤剂多有复方煎制而成,某药物成分相当复杂,有溶于水和难溶于水的,亦有的易挥发、分解、焦化等等。因此,对某些药物,在煎煮时,需要进行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