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的毒性及预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药的毒性及预防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中药的毒性及预防 谢建兵(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三职工医院 014010)      【摘要】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有的中药如若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可以说,所有的中药对于人体来说均有毒性。中药中毒这个话题源远流长,传说中“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晋代名医葛洪所著《肘后方》中也有过服杏仁中毒致死的记载。而今,由于人们滥用中药,中药中毒的事故更为多见。在人们的印象中,中药属于自然生成之品,尤其是那些属于培补类的中药,常给人们一种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的错觉。同时,由于中药管理上的问题,市场上能够随意买到中药(包括那些含有毒性的中药)。因此,导致由于滥用中药而致中药中毒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轻者,身体会出现上火、胀气、畏寒等各种不适;重者则会导致肝肾损伤,甚至死亡。   【关键词】中药 毒性 预防   【中图分类号】R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253-02   中药的毒性问题是历代医家研究、探讨和总结的问题,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中药药理学和中药化学等的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就多年的知识积累,浅谈中药的毒性及其预防措施如下。   1、毒药的概念   1.1  狭义的概念:   毒药是指某药含有某种特定的毒性成份,会伤害到某个脏腑的组织器官及其功能,这是绝对的。中药的毒性观念比较复杂,既有绝对的毒性概念,诸如毒麻剧类有毒中药;也有相对的毒性概念,即无毒的中药(包括人参、燕窝)如若使用不当,同样会伤害到人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文规定:“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1.2  广义的概念:   古今说法是有区别的。一是泛指中草药,如《周礼?天官》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二是指药物的偏性,如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三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儒门事亲?卷二》云:“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为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这与现代药理学的不良反应是相对应的。   2、中药的毒性变化   2.1  中药的毒性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2.1.1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可导致胃肠道粘膜炎症、食道炎、胃肠道溃疡与出血、吸收功能障碍、肠蠕动功能障碍、胰腺炎等等。如服用消咳喘、雷公藤片等可致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便秘等 。对肝脏的损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肿大、黄疸等。对肝脏损害的中药有雷公藤、何首乌、斑蝥、蜈蚣、苍耳子、壮骨关节丸、华陀再造丸、大活络丸等,其中治疗银屑病的中药与黄独常可引起重型肝炎,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   2.1.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可引起口唇麻木、全身麻木、眩晕、头痛、失眠或嗜睡,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言语不清或障碍,甚至抽搐、惊厥、昏迷、呼吸抑制等。   2.1.3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可引起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心率加快或减慢、心律不整、血压下降或升高、传导阻滞等。如服用牛黄解毒丸、止咳丸等可致心悸、心率过快等[1] ;益心丸(含蟾酥成分) 可出现洋地黄中毒症状[2] 。   2.1.4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可导致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如服用六神丸、云南白药可致血小板减少;速效感冒丸可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长时间服用雷公藤可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感冒清致急性粒细胞减少,其中个别病例导致死亡。   2.1.5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可引起呼吸急促、咳嗽、呼吸困难、紫绀,甚至发生肺水肿、呼吸衰竭或麻痹。如服用消咳喘、牛黄清脑丸等可致呼吸急促、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   2.1.6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可引起少尿或多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腰痛或肾区扣击痛、肾功能降低或衰竭、氮质血症、酸中毒、电解质平衡失调,甚至尿毒症。如服用广防己、马兜铃等可引起中草药肾病(CHN) [3] ;服用海马、独活、水蛭、蜈蚣、皂荚可引起患者发生溶血性反应而加重肾功能的损害[4]。   2.2  对中药毒性变化的研究:   2.2.1  单味中药的研究:   由于科学的发展,研究人员除了对古籍中“有毒及大毒者”中药如生附子、朱砂等进行了研究外,更主要的是对那些常用的,甚至一直认为是无毒的中药进行了研究。如山慈菇本属抗癌中药,但本身却可诱发体细胞遗传损伤,具有致突变性;杜仲水煎提取物有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的作用;羌活有致染色体突变作用;三七可引起阴部瘙痒、药物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大疱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