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深度测定仪校准规范-国家标准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化深度测定仪校准规范-国家标准网

浙 江 省 地 方 计 量 技 术 规 范 JJF (浙) ××-201×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ation Depth Measuring Instrument 报批稿 201×-××-××发布 201×-××-××实施 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碳化深度测定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ation Depth Measuring Instrument 归 口 单 位: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起草单位: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山东乐陵市回弹仪厂 济南朗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台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本规范委托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王 超(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陈 康(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黄元津(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徐 欣 (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王 帅 (山东乐陵市回弹仪厂) 王 磊 (济南朗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人: 陈传飞 (台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郑博文(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李岳求 (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 目 录 引言 II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概述 1 4 计量特性 2 4.1 指针与标尺相互位置 2 4.2 标尺刻线宽度 2 4.3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2 4.4 测量面的平面度 2 4.5 测量力 2 4.6 零位误差 3 4.7 重复性 3 4.8 示值误差 3 4.9 校对块 3 4.10 漂移 3 5 校准条件 3 5.1 环境条件 3 5.2 校准用设备 3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3 6.1 指针与标尺相互位置 3 6.2 标尺刻线宽度 4 6.3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4 6.4 测量面的平面度 4 6.5 测量力 4 6.6 零位误差 5 6.7 重复性 5 6.8 示值误差 5 6.9 校对块 5 6.10 漂移 6 7 校准结果表达 6 7.1 校准证书 6 7.2 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6 8 复校时间间隔 6 附录A 7 附录B 9 引 言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校准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技术文件。 本技术规范首次发布。 碳化深度测定仪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0~12)mm 2 引用文件 JGJ / 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概述 碳化深度测定仪是一种在混凝土非破损检验技术领域中测量混凝土碳化深度的仪器。使用时,利用酚酞作为指示剂,使混凝土表面已碳化与未碳化界限清晰后,将仪器底座测量垫片贴紧混凝土表面,测得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碳化深度测定仪按显示方式不同分为指针式碳化深度测定仪和数显式碳化深度测定仪,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 图1 指针式碳化深度测定仪 1─止动按钮;2─触针;3─校对块;4─测量垫片;5─仪器壳;6─指针;7─标尺 图2 数显式碳化深度测定仪 1─测量按键;2─触针;3─校对块;4─测量垫片;5─仪器壳;6─操作键;7─液晶屏 4 计量特性 4.1 指针与标尺相互位置 4.1.1 指针末端与标尺刻线方向一致,无目力可见的偏斜。 4.1.2 指针长度保证指针末端盖住标尺短刻线长度的30%~80% 4.2 标尺刻线宽度 4.2.1 标尺刻线宽度在(0.2~0.3)mm0.03 mm。 4.3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Ra / μm 测量垫片 校对块 3.2 1.6 4.4 测量面的平面度 测量垫片和校对块的平面度不应大于0.005 mm。 4.5 测量力 碳化深度测定仪的测力指触针与测量平面接触时所作用的力,其最大测量力应为(1~3) 4.6 零位误差 触针压缩至零位时,指针应与零位标记相互重合,偏差不大于±1 / 5分度。 4.7 重复性 碳化深度测定仪的示值重复性应不大于0.125 mm。 4.8 示值误差 碳化深度测定仪的最大允许误差:±0.25 mm。 4.9 校对块 碳化深度测定仪校对块的尺寸偏差和变动量不超过表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