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XX化工有限公司新建年产8万吨三聚氯氰项目及配套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1.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1.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5.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5.10.30)。
(9)国发31号文《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09)。
(10)河北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1996年80号文《河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6.12.17)。
(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
(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1995)。
(1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4)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01.26)。
(15)国家发改产业[2004]74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附件1《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
(16)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贸委第7号令《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
(17)河北沧州XX化工园区总体规划。
(18)《沧州XX化工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19)《沧州XX化工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冀环管[2005]33号文。
(20)河北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三聚氯氰项目及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河北沧州XX化工园区建设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005字第1号)。
(22)河北XX化工有限公司委托书。
(23) 河北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三聚氯氰项目及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24) 河北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三聚氯氰项目及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专家技术咨询意见。
1.2 评价目的与原则
1.2.1 评价目的
(1)通过对厂址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析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项目环评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2)通过对新建工程的主要原辅材料消耗、生产工艺、排污节点等分析,查清工程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及排放规律。
(3)分析新建工程投产后,主要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4)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拟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对企业排污进行达标分析,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
(5)分析工程的清洁生产水平,给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建议指标。
(6)依据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区域环境现状、工程排污情况、污染防治措施等综合分析结果,从环境保护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为管理部门决策、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2 评价原则
(1)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原则,注重评价工作的实用性、针对性,为经济建设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作好该工程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析论证工作,确保污染物经治理后实现达标排放,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以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严格执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
(4)以科学、客观、公正、务实的原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正确、结论可靠,环保对策和建议可操作性、实用性强;
(5)在确保环评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尽量缩短评价周期,满足工程进程的要求。
1.3 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
1.3.1 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生产工艺特点和排污特征,结合建设地区环境状况,采用矩阵法对运营期可能遭受工程影响的环境要素和污染因子进行识别,筛选,受影响的环境要素和评价因子识别情况见表1-1和表1-2。
表1-1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
环境因素
污染源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固体废物 生态环境 施工期 材料运输、施工 √ √ √ 设备安装 √ 运营期 工艺废水 √ √ √ 生活污水 √ 运转机械 √ 工艺生产 √ √ √ 工艺废渣、生活垃圾 √ 废水处理 √ √ 1.3.2 评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航空产业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贵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招聘6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山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 危化品车辆承包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pptx VIP
- 富士胶片新一代内窥镜系统7000说明书.pdf VIP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词汇表单词英译汉默写.pdf VIP
- 2025年商业银行、信用联社中层干部竞聘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文华财经指标公式源码趋势画线画段.doc VIP
- (正式版)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docx VIP
- 西门子工业PC SIMATIC IPC627C入门指南(中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