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字起源探析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文字起源探析精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年 第$ 期 总第% 期 ### ! ’()*+,* -.’//0- 1) 2+3 文章编号:%4 5 6% (!# )$ 5 !# 5 % 中国古文字起源探析! 张朋川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 7 7 摘7 要: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字已是成熟的文字,此前必有古文字的漫长的发展过程。随 着中国远古文化相关古文字的考古资料不断发现,文字学专家从说文解字方面作了研究。 本文对中国各地发现的原始文字的考古资料进行了分期和分区系的梳理,进一步从符号文 字的形态和结构阐明各区系原始文字的特点,然后是以中心轴区展向四面八方的框架,整合 了起源于多元文化和多源载体的不同特点的符号文字,最后形成了中国古文字以表意为重 要因素的文字系统。 7 7 关键词:中国古文字;起源;发展;区系;框架 7 7 中图分类号:8#967 7 7 7 7 7 7 7 7 7 文献标识码:2 $% ’( $)*+*% ,- .%/*(% 0’*%(1( 0’2)2/()1 :’2); =? 5 @ABC 7 7 那末中国古文字是怎样产生的呢?随着! 世纪$ 年代 以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大规模田野考古工作的展开,在出土 一、关于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概况 文物中不断提供了关于古文字起源的新资料,专家学者对此 对甲骨文的认识,始自%#66 年王懿荣收购和鉴识出土的 给予了关注,并前后三次对相关古文字的新的考古资料展开 刻有文字的甲骨,之后,考定甲骨文出土地为河南安阳小屯 了讨论。第一次在! 世纪$ 年代,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 村,即为“殷墟”。自%6!# 5 %649 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 址的发掘中,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一些彩陶钵上刻着符号, 究所对安阳殷墟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刻字甲骨%D 9 万件, 共有!! 种不同的样式。第二次是自! 世纪E 年代以来,在 其中绝大部分为 卜骨。自%6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 大汶口文化的一些出土的陶器上,刻有象形的符号。第三次 先后在安阳殷墟等地进行考古发掘,继续发现了商代甲骨文。 是! 世纪6 年代左右,良渚文化和龙山时期丁公遗址、龙虬 据目前的资料统计,“卜辞中所使用的文字,共计四千五百余 庄遗址的多字陶文的发现,当时引起了古文字学和书法史学 字” ,已释读出甲骨文字! 个左右。 的学者的关注和讨论。郭沫若、唐兰、于省吾、裘锡圭等人发 晚商的甲骨文已具备汉字“六书”的基本结构法则,有较 表了不同的见解,郭沫若认为“彩陶和黑陶上的刻划符号应该 # 规范的书写体例,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不可能是某个贤者在旦 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可能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于 夕之间造出的文字,在甲骨文形成之前必有古文字发展的漫 省吾说:“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 长过程。 $ 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唐兰将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 ! 作者简介:张朋川(%6! 5 7 ),男,汉,江苏常州人,甘肃省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苏州大学设计艺术研究所所 长,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文物局西北地区馆藏一级文物鉴定组专家。研究方向:美 术考古与艺术史研究。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