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几个因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几个因素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几个因素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镇第二卫生院 276100 【关键词】影响中药临床疗效因素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9-109-0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先进检测手段的运用,中医诊断疾病的准确率不断提高。与之不相称的是,中药的临床疗效不佳却日益明显。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作一下粗浅分析。 1 中药质量 中药质量是中药临床疗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它受药材品种,采收时间,加工炮制质量及干燥储藏因素的制约。 1.1 药材品种不地道 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南北差异大,这不仅影响药材外形,而且影响其有效成分。湖北曾一度引种内蒙黄芪,经检测不含微量元素硒,质量低劣,不能做黄芪药用。原因是湖北不具备内蒙黄芪原产地富含硒的土壤,使植株内部成分改变。目前有些种植栽培药材的广告很有诱惑力,使缺乏栽培知识的农民盲目引种,导致药材质量下降。 1.2 采收季节不当 药材的采收季节与其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药用部位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实验显示,不同采购时间的葛根所产生的红外光谱有差异,表明其化学成分有变化;猪牙皂皂甙成分也有差异。可见把握适时的采购季节,是提高药物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1.3 加工炮制不规范 1.3.1 净制不净:中药在采收、运输、保管过程中常混有沙泥杂质及霉败品等或保留有非药用部位。因此,在加工炮制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分离和洗刷,使其达到一定的净度,以保证临床用药剂量的准确。如山萸肉,山楂中掺有大量果核,巴戟天未去心,这些非药用部分虽来自同一植物其作用却不尽相同。 1.3.2 饮片切制不规范:中药饮片切制的厚薄、大小、长短等规格对汤剂中浸出物有很大影响。如:2---4cm 宽的杜仲片的浸出物为10.45%,而2---3mm 宽的丝片浸出物为18.19%。工作中常发现鸡血藤、大黄、茯苓等以大块入药,这不但影响浸出物的含量,而且容易造成分量不均,剂量不准。 1.3.3 炮制品不合格:这是药材质量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方面。有些药应制不制,如鸡内金、白扁豆、龟板、鳖甲、白果等。炮制质量也令人担忧。如苍耳子虽经炮制,刺却未串去;全蝎含盐量过高:杏仁未直接炒制。需炒炭存性的药如地榆炭、侧柏炭、杜仲炭等药未达到制炭要求。由于饮片大小分档不严而使火候不均,生焦掺杂。这样严重影响了疗效。 1.4 干燥储存保管不善 药材的干燥储存保管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干燥和储存方法也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如含挥发油类药材,高温干燥,可使成分损失;含甙类药材,如不及时干燥冻酶,则水解而失效。饮片中所含的水分、脂肪、淀粉、糖类、蛋白质、生物碱、挥发油、色素等有效成分易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和变质,从而降低饮片质量。种子果实类春夏之际易虫蛀、泛油,不应大量储存,且应经常清斗翻晒或烘烤,及时灭除害虫。 2 中医处方不规范 中医处方书写质量直接影响调剂质量,这也是影响中药疗效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2.1 处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导致调剂人员错配。 某些处方上的药名模棱两可,不易区别,如牛藤与牛子、桔梗与桂枝、黄芩与黄芪、栀子与杞子等等,有时用药剂量书写不清,如12g 与120g 不分,10g 与12g 不分。 2.2 处方书写药名随意简化,造成配方和用药失误。 有些药名仅有一字之差,但其作用不同,如有的处方写螵蛸(海螵蛸、桑螵蛸),贝母(川贝、浙贝)菖蒲(九节菖蒲、石菖蒲、水菖蒲),芍药(赤芍、白芍),风藤(海风藤、青风藤)等等,这种处方很不严格。还有许多处方将两种药合并写,如二活各、二冬各、苍白术各、赤白芍各、双花藤各等等,这样的处方调配起来容易漏药。 2.3 对炮制品的处方应付无统一标准 医生书写处方不明确,生制不分,调制人员又无章可循,经常是药房有哪种炮制品就付哪种,造成用药混乱,达不到用药效果。 3 调剂质量 3.1 剂量不准 现在大多数医院药房已改掉“大把抓”之陋习,用戥称称量,但能做到等量递减分戥称量的单位却不多,这就存在剂量分配不均的现象。 3.2 调剂人员不严格执行医生处方 忽视脚注,对标明先煎、后入、包煎等药物不予单包,影响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