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磷脂抗体与抗磷脂综合征PPT
抗磷脂抗体与抗磷脂综合征
许泼实
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1
抗磷脂抗体与抗磷脂综合征
什么是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
认识过程
临床意义、适应症
什么是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
临床表现及分类诊断标准
抗磷脂抗体检测
2
抗磷脂抗体
一组针对各种带负电荷磷脂(结合蛋白)的自身抗体,作用于磷脂结合蛋白如β2-糖蛋白1 、凝血酶原、蛋白C、蛋白S、锚定蛋白等而产生病理反应。
APL主要包括
狼疮抗凝物(LA)
抗心磷脂抗体(ACL)
抗β2-GPI抗体(aβ2-GPI )
3
抗磷脂抗体的认识过程
1907年,先天性梅毒胎儿的肝脏提取物作为抗原检测梅毒抗体
1941年,发现心磷脂及抗心磷脂抗体(ACL)
“梅毒血清反应生物学假阳性(BFP-STS)”
1950年,慢性BFP人群自身免疫病发生率高
1957年,在BFP(+)SLE患者血浆中发现:狼疮抗凝物(LA)
后证明其是一种免疫球蛋白:靶向前凝血酶活性复合物中磷脂
1983年,LA能与其他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称之为抗磷脂抗体(APL)
1986年,Hughes命名:与之有关的疾病则称为抗磷脂综合征(APS)
1990年,APS患者的ACL识别血浆中的一种磷脂结合蛋白…β2-GPⅠ
在SLE和APS中,β2-GPI可显著增加ACL和心磷脂的结合强度
1999年,第八届APL国际研讨会会后发表了APS的初步诊断标准(札幌标准)
2006年,悉尼国际血栓止血学会(ISTH)会议修订了APS分类诊断标准
4
APS诊断标准(2006年,札幌标准悉尼修订版)
临床症状
⑴ 血栓形成:任何器官或组织发生一次以上动、静或小血管血栓⑵ 妊娠丢失:
至少一次10周以上的不明原因、形态正常的胎儿死亡或:三次以上不明原因的早期自发性流产(<10周)
或:≤34周,子痫、先兆子痫或胎盘功能不全致胎儿早产一次
实验室指标:间隔≥12周,且≥2次检出
⑴ 血浆LA阳性
⑵ 中→高滴度IgG/M类ACL(≥40单位 )
⑶ IgG/M类抗2-GP1
7
诊断 APS:至少1项临床症状 + 1项实验室指标
哪些人需要检测抗磷脂抗体?
所有的SLE 患者,监测血栓及高凝状态
有连续流产史的女性,特别是待孕女性
II-III期正常形态胎儿流产
早期先兆子痫
胎盘功能不全
育龄妇女体内APL异常被认为是生殖障碍的危险标志
慢性病患者:心脑血管病、肾病、糖尿病、慢阻肺
50岁以下人群,有中风史或血栓史
8
普通产检孕妇不需要筛查
狼疮抗凝物的检测
一种IgG/IgM型免疫球蛋白,作用于凝血酶原复合物,影响凝血反应,阻断活化的凝血因子V与凝血酶原作用,抑制纤维蛋白的形成,致使凝血时间延长。“抗凝血酶原抗体”更为适宜。
筛选试验:证实有磷脂依赖的凝血时间延长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白陶土凝血时间(KCT)
稀释蛇毒凝血时间(dRVVT) 稀释凝血酶原时间(dPT)
通过纠正试验确诊:若有LA,缺乏血小板正常血清不能纠正凝血时间,只有加入过量磷脂或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长的APTT可被纠正。这里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凝血异常,如肝素、Ⅷ因子复合物等。
9
狼疮抗凝物的检测
10
抗心磷脂抗体(ACL)
最先发现的抗磷脂自身抗体之一,和血小板减少有明显相关性,ACL阳性者,血小板减少3倍于ACL阴性者。
习惯性流产与IgG型ACL关系密切,并可能和抗体的滴定度有关。
检测方法:ELISA 无金标准
以混合磷脂作为抗原进行包被,特异性较好
采用半定量方式表示检测结果可提高室间质控水平
两种类型:
11
ACL
Ig类型
与血栓形成
常见疾病
2-GP1依赖
高滴度IgG型
密切相关
自身免疫病、APS
非2-GP1依赖
低滴度IgM型
不引起血栓
梅毒、AIDS等感染性疾病
抗β2-糖蛋白1抗体(a2-GP1 )
2-GP1由肝细胞合成,又称apoH,5个功能区;
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调节,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抗凝剂;但是先天性缺乏2-GP1并不会导致严重的血栓或出血性疾病;
Yasuda S, etal. Atherosclerosis, 2000, 152(2):337-346
2-GP1抗体与APS的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具体机制:
可与2-GP1、氧化型LDL结合,抑制其抗凝作用
可诱导2-GP1二聚体化,引起细胞表面膜联蛋白II交联,促进2-GP1与细胞膜表面磷脂的稳定结合,进一步活化内皮细胞
二聚化后的2-GP1可与血小板结合,活化血小板
12
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 )
检测方法:ELISA,灵敏度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