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帷幕护圈计算单(考虑偏载).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浆帷幕护圈计算单(考虑偏载)

桂 林 南 洲 大 桥 P2主墩承台注浆帷幕围堰计算单 计 算: 复 核: 项目负责: 总工程师: 中铁大桥局集团二公司设计部 二〇〇五年三月 一、概况 桂林市南洲大桥位于桂林市叠彩区大沙乡境内,全长320m。跨径组合为(50+87+144+39)m,其中87m和144m为曲塔双索面斜拉桥,斜拉桥东西两侧各接50m辅道孔和39m过渡孔。斜拉桥采用塔梁固接扇形双索面结构形式,主跨采用钢砼叠合梁,边跨采用预应力砼梁。主墩下设两个相对独立的直径D=21m的圆形承台,每个厚度为5m。承台布置24根φ1.5m钻孔桩和6根备用桩。承台底标高+141.0m,顶标高+146.0m,常水位+146.65m,筑岛顶+147.8m。 P2主墩的承台施工采用注浆帷幕钢筋混凝土护圈作为基坑支护。 注浆采用425#普通水泥,水泥浆水灰比为1:1,水泥浆中掺入2%-4%的水玻璃。旋喷桩有效扩散半径不小于0.6m,注浆孔距为1.0m,排距为0.86m。 圆形护圈采用分级施工,每开挖1m就施工一层护圈,钢筋砼护圈厚0.6m,采用C30砼,构造配筋。 二、设计计算 1、计算假定 1.1假定注浆帷幕形成的水泥土墙厚度为0.8B(B为两排孔帷幕体的有效宽度,0.8为考虑帷幕不均匀性选用的折减系数)。 1.2由于缺乏资料,假定注浆形成的固结体的强度相当于C5级砼。根据《铁路桥涵钢筋砼和预应力砼结构设计规范》中已有砼等级的应力值,类推C5砼的应力值: 中心受压应力容许值[]=1.52Mpa; 弯曲受压及偏心受压应力容许值[]=2.0Mpa; 无箍筋及斜筋时主拉应力容许值[]=0.15Mpa; 2、封底止水帷幕厚度的确定(《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P41) 2.1计算方法介绍 2.1.1钻孔桩与注浆体之间的摩阻力 按最大桩距确定所承担的受力面积A进行计算。 摩阻力 U-钻孔桩断面周长 -单位面积摩阻力(各种灌注桩取40 kN/㎡) 2.1.2帷幕体底面以上各层土注浆体的自重总压力 A-每根工程桩的受力面积(㎡) -分别为自坑底算起的各土层注浆体重度(kN/m3)与厚度(m),可近似取平均重度 2.1.3帷幕体底面的顶托力 -水的重度(kN/m3) h-坑底面以上坑外地下水位的高度 -安全系数,一般取1.2 2.2厚度计算 2.2.1取整个坑底注浆体进行计算,设厚度为 2.2.2取两钻孔桩之间的注浆体计算,设厚度为 2.2.3取钻孔桩与竖向止水帷幕间的注浆体计算,设厚度为 综上所述,要求封底注浆体厚度不小于6m。 3、封底注浆体验算 静水压力对坑底注浆体形成的荷载: 取1m宽板为对象 按简支双向板进行计算,, 查表得, , 0.15Mpa(可) 封底注浆体强度满足要求。 4、竖向止水帷幕悬臂2.5m时的受力计算 取1m宽帷幕体进行计算(如图1) 帷幕外侧土天然容重,浮容重,粘聚力,内摩擦角 , 土压力计算: 图1 水压力计算: 对C点取矩 帷幕的有效厚度计算(如图2) ,, 有效宽度为 0.15(可) 竖向帷幕体强度满足要求。 图2 5、混凝土护圈计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护圈施工水位149.0m,筑岛顶面标高149.5m,以最底层护圈进行计算,护圈厚度0.6m,直径为23.8m,护圈高度1m。 护圈采用C30混凝土, 筑岛填土为砂土 ,内摩擦角,容重 。 计算图示如下(图3) 图3 N=qr=94.05×11.9=1119.2KN 14.3Mpa(可) 考虑到注浆帷幕及砼护圈的不圆度,砼护圈需构造配筋,如图4。 2、考虑帷幕体外的施工偏载时 考虑一台30t的履带挖掘机(履带宽:2m×3.4m×0.8m),挖掘机产生的荷载300/(2×3.4×0.8)=55kN/m2,护圈配筋采用φ20Ⅰ级钢筋。 计算图示(如图4): 图4 荷载计算(如图5) q1=(20.5×0.5+7.5×8)×0.2+8×10=94.05kN/m2 q2=(20.5×0.5+7.5×8+55)×0.2+8×10=105.05kN/m2 图5 A、B截面的弯矩和轴力 MA =0.15×(q1-q2)r2 =0.15×(94.05-105.05)×(23.8/2)2 =-233.7kN.m MB =0.14×(q2-q1)r2 =0.14×(105.05-94.05)×(23.8/2)2 =218.1kN.m NA =q1r×+0.8r(q2-q1) =94.05×23.8/2+0.8×23.8/2×(105.05-94.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