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热通便汤直肠滴入治疗慢性肛窦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清热通便汤直肠滴入治疗慢性肛窦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
孟妞娟 杜 岩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1)
【摘 要】目的:观察清热通便汤滴入治疗慢性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肛窦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每日晚睡觉前用清热通便汤肛门直肠滴入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肛窦炎的愈后时间和愈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通便汤对治疗慢性肛窦炎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清热通便汤;慢性肛窦炎;直肠
【中图分类号】R57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23-02
我科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对收治的30例慢性肛窦炎患者采用清热通便汤直肠滴入治疗取得了圆满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
本次观察的30例病例来源于我院肛肠科的门诊及住院病例,共60例。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28岁5例,29~38岁5例,39~48岁6例,49 ~58岁6例,59~75岁8例;病程3个月~1年8例,1年~2年7例,2年~3年9例,3年以上6例。观察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9~28岁6例,29~38岁6例,39~48岁5例,49~58岁4例,59~75岁9例;病程4个月~1年8例,1年~2年9例,2年~3年7例,3年以上6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gt;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1.肛周疼痛,排便不尽感,下坠,长期瘙痒难忍。2.肛门指诊检查:肛门扩约肌紧张,肛窦及乳头硬结及触痛。3.肛门镜检查:肛窦,肛乳头充血和红肿。4.实验室检查:粪便中可有少量粘液和血。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年龄在19~75岁,总病程长于3个月短于5年者纳入观察病例。临床表现:肛门疼痛下坠,排便不尽感,常出现反射样疼痛,长期肛周瘙痒。
1.2治疗方法:
中药直肠滴入前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嘱患者排空大小便,评估肛周皮肤情况,操作时注意保暖,关闭门窗,屏风遮挡,室温保持在18~12℃,嘱患者左侧卧位,臂部稍抬高约10cm,药液保持在39~41℃之间,缓慢地将药液滴入肛门,边滴边注意药液有无外流,患者的反映及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病情。
2 方法:
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方法:方药组成(黄芩、金银花、连翘、朴硝、大黄、艾叶、黄连、野菊花各20克,元明粉50克,冰片10克),将以上药物加水500mL,浸泡2小时水煎20min,取汁100~200mL再加水300mL煎20min,取汁100~150mL,将两次煎药混合浓缩至200~350mL,降温达到45℃以下,取汁分为2次,早晚各1次,用以直肠滴注。
2.1滴注方法:
将上述药液100~250mL置入无菌输液瓶中并插入一次性输液器,同时减去输液器过滤网以下部分,用乙醇灯烤尾端片刻,使其粘合成钝圆形盲端,再在盲端剪2~3个侧孔,孔直径约2mm,消毒后使用,用石蜡油涂肛门及输液器下端15cm,患者采用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将输液器下端缓慢插入肛门内10~15cm左右,臀部略抬高,滴入速度20~30滴/min,每日2次,滴入后拔出输液管,用卫生纸堵压肛门30min。对照组每日口服消炎药,每日由负责护士记录患者症状及大便情况。疗程70d、两组治疗7d后询问患者症状、体征及大便情况。
2.2典型病例:
患者郭素英,女,60岁,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疼痛下坠憋涨感,便后不尽感,有时出现肛内骚痒。在“西电职工医院”诊断为“肛窦炎”,给予外用痔疮膏,静点抗生素1周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久坐久站及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后疼痛和坠涨感加重,无便血及肿物脱出,近3天来由于受凉及劳累肛门下坠明显,疼痛难忍,大便不尽感加重,排大便不畅,约5~6次/每日,小便频,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正常,反应灵敏,纳寐差。舌红,苔黄腻,脉濡滑,属湿热下注证,给予每日睡前用清热利便汤150ml肛门直肠滴入治疗,外用中药坐浴,专科对症换药治疗1周后,患者大便成形,排便通畅,排便时无特殊不适,便后肛门无疼痛及下坠感,现基本痊愈。嘱患者避风寒,注意休息,勿劳累,忌生冷油腻等食物,清淡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青菜,红薯等,便后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燥,定期复查。1月后患者肛门镜检肛乳头无水肿,无肥大;排便通畅,每日1~2次,无疼痛及下坠感。
2.3疗效标准:
7d后治疗组患者肛门处不适感和隐痛,里急后重感明显消失或减轻。大便中无粘液和血;对照组患者仍有里急后重感,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