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闰Ii程热物删学会 1+程热力学‘,能源利用
学术会议论上 编}};061034
基于颗粒团聚理论的纳米制冷剂导热系数预测方法
丁国良1姜未汀1王凯建2高屹峰3
(1.I:海交通大学制冷0低温工程研究所,l:海200030
Tel:021-629321
10,E-mail:gldinE@situ.edu.cn:
G
2.口奉富上通将军卒调技术研究所.LJ奉川崎2138502
3.国际铜业协会上海代表处,上海200020)
摘要t纳米流体中纳米颗粒以颗粒团聚体的形式存在.为r预测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模拟了流体中
纳米颗粒团聚体的兰维宅阃结构并用热m嘲络法计算r团聚体的导热系数。在得到团聚体的导热系数
与考虑液体分子吸附层后团聚体的体积分数后,预测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用实验数据验证了该预测
方法并运用该方法预测r铜一R22纳米制冷剂的导热系数。
关键词:纳米制冷剂;导热系数t颗粒团聚
纳米流体是将传统工业传热流体和纳米尺度同体颗粒混合后的新型传热流体,与传
统流体相比它的导热系数将有显著增加”J。如果纳米流体中的主流体为制冷剂,那么该
纳米流体可以称作纳米制冷剂。实验显示纳米制冷剂可以提高制冷系统性能,冈此拥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J。
为了研究纳米流体传热增强的机理,需要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模拟方法进行研究
适台纳米流体,提出纳米颗粒团聚体具有分形特征,提出了修正后的Maxwell模型。
认为颗粒的尺寸效应、颗粒与液体的组成和相互作刚以及颗粒团聚是强化其导热系数的
决定性因素。悬浮在流体中的纳米颗粒会发生碰撞而团聚,并形成纳米颗粒团聚体【4I。
为了得到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要求得颗粒团聚体的导热系数与团聚体在流体中的体积
分数。团聚体的导热系数受其空间结构与流体液体分子吸附层的影响,在模拟过程中需
要顾及这两个因素。本文考虑了纳米颗粒团聚体的分形数、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纳米颗
粒对流体液体分子的吸附等囡素,以提出预测纳米制冷剂导热系数的模型。
1纳米颗粒团聚体空间结构的模拟
出的模型。开始时将一个颗粒同定在网格中央作为种子颗粒,然后将另一颗粒随机加入
到网格中,作随机运动,每一次运动移动的距离为一个网格。当该颗粒与种子颗粒相接
触时,二二者以黏附概率P黏附在一起或者以I-P的概率分开,r继续移动。如果颗粒发生黏
附,再在该区域的任意随机位置加入一个新的颗粒作随机运动.直到这个颗粒与团聚体
合为一体。这样的过程反复重复,直到团聚体内的颗粒数目满足要求为止。团聚体的平
均颗粒数根据Xuan[41的计算取为14个。
在模拟过程中颗粒加入的位置选择在以种子颗粒为球心,以当前团聚体昂大半径加
5个网格距离为半径的球面上,其具体坐标由计算机随机决定。研究f7】表明颗粒在这个位
置加入与在无穷远处的效果基本一致。当颗粒运动至当前团聚体最大半径两倍距离之外
后,认为该颗粒已经不可能与团聚体发生黏附,需要重新选择颗粒。
为了模拟颗粒团聚体的空间结构需要求得团聚体的黏附概率P。P可以通过团聚体的
分维数D来得到。分维数D是表征分形体的重要参数,对应于分形体的空间占有状况,
分维数的不同反映了团聚体结构开放程度的不同。假设存在一个以中心颗粒为球心。r
为半径的球体,球体内颗粒的个数为”.分形维数为D,则r、”、D之间存在关系;
。 一=仃。
(1)
式中:c为与r无关的形状因子。通过计算团聚体在不同,下的n可以计算得到其D。
实验中纳米颗粒团聚体二维投影的分维数约为1.77[”。对应这一分维数的P约为0.2。
图1是当,为0.2时模拟得到的铜一水纳米流体中颗粒团聚体的空间结构。与图2中电
子显微镜得到的实际图像14J相比,二者有着定性的一致。
图1模拟的纳米颗粒团聚体空间结构 图2铜一水纳米流体中团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粒计算和等价类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研究.pdf
- 基于粒群衡算的环管反应器中聚丙烯颗粒粒径分布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pdf
- 基于粒群行为与免疫克隆的移动机器人进化多路径规划研究.pdf
- 基于消光起伏信号的颗粒测量技术研究.pdf
- 基于消失模铸造的AZ91镁合金振动改性研讨.pdf
- 基于消息传递的云计算研究.pdf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路测试集优化研究.pdf
-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数据交换系统的实现研究.pdf
- 基于淤地坝建设的黄河中游泥沙粒径变化分析研究.pdf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连铸机拉矫辊压力的PID参数整定研究.pdf
- 皖2016S215_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排水检查井.pdf
- DB32∕T 4111-2021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pdf
- DB32T4353_2022_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程.pdf
- 各地汽车生产商名单.doc
-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1单元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2)(共36张).ppt
- Unit8task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docx
- 安徽省庐巢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历史试题(二)(解析版).docx
- 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