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科学发展观案例分析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织科学发展观案例分析报告

组织科学发展观案例分析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南涧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决定在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以孟连“7.19”事件、“阳宗海砷污染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正反典型案例教育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查找自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剖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坚持“依理说事、就事明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更好地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把正反典型案例教育转化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 一、典型案例 (一)反面案例 1、云南普洱孟连县“7.19”事件。20*年7月19日,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执行任务的公安民警被不明真相的500多名群众围攻、殴打,冲突过程中,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人被击中致死。事件还造成41名公安民警和19名群众受伤,9辆执行任务车辆不同程度损毁。 2、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距昆明36公里,面积为31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0米,汇水区面积为192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6.04亿立方米,地处昆明市、玉溪市交界地。自20*年以来,阳宗海水质已经连续6年保持优良。20*年6月以来,阳宗海水体的砷浓度出现异常偏高现象,昆明阳宗海水质已经由Ⅱ类急速降为了劣V类。现已确定,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主要来源为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而此次污染致使阳宗海恢复到三类水质至少要3年左右时间,耗资数十亿元。 3、云南滇池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滇池已经全湖富营养化,污染严重,20*年草海水质为劣Ⅴ类,综合营养指数76.1,属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水质达到Ⅴ类地表水标准,综合营养指数62.5,属中度富营养化。主要入湖河道29条,水质大多为劣V类。随着滇池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滇池污染物产生量迅速增加。1988-*年流域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迅速递增趋势,*-20*年污染物递增趋势减缓。在污染物产生总量中,生活污染贡献最大,是流域污染物产生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污染源产生量得到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随着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污染物削减量持续增加,*-20*年化学需氧量、总磷得到有效控制,入湖污染负荷量呈下降趋势,总氮基本持平,入湖污染负荷量稍有下降。滇池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自然演化。滇池至今已有约340万年的漫长演化历史,在现代演化过程中,水面不断缩小,目前滇池的水面积仅为古滇池的25%,蓄水量更是仅为古滇池的 1.9%。滇池已演化为半封闭性湖泊,年平均流出水量为 1.49x1*m3,仅占其蓄水量的11%。由于湖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人不平衡,自净功能有限,大量沉淀污染物,从而形成了大量内污染源。 (2)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水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入湖河流成为纳污河道; (4)缺乏雨季行洪污水治理技术和措施; (5)蓝藻水华持续爆发,严重影响滇池水环境功能;(6)水资源匾乏与高度开发形成恶性循环,湖泊自净能力所剩无几,外海南北水质和水生态差异非常显著。目前,滇池北岸的昆明主城区面积已达约180km2,人口近200万,城市的急剧膨胀不仅加剧了污染量,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日益匾乏。滇池流域多年水资源量为5.3x1*m3,人均水资源量不到270m3/a,仅为世界人均值的4%,全国人均值的12%,全省人均值的5%,联合国极度缺水标准的50%。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滇池流域近年来兴建实施了大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设施,其中已建成大中型水库8座,总库容3.4x1*m3,小型水库近140座,总库容近1x1*m3。水库总控制径流面积1651km2,占流域面积的57%。目前,滇池流域年平均供水量在10x1*m3以上,而根据多年平均人湖径流量扣除多年平均湖面蒸发量,滇池实际水资源量只有不到6x1*m3,缺口水量只能由湖库调节后重复利用。也就是说,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高的,而河道外用水超过40%时,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形成恶性循环。 (二)正面案例 1、大理洱海保护实践了科学发展观,保护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与经济发展喜获双赢。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境内,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湖区面积25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28公里,有117条入湖河流,蓄水量28亿立方米。洱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就是滇西的“鱼米之乡”,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云南生物多样性分布比较典型的地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