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刻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砂刻字

任淦庭弟子简介 一、王品荣 王品荣(1940年4月—),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学会理事。1956年10月,进紫砂工艺厂,拜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1964年调宜兴青瓷厂研究所从事创作设计。1972年随南京艺术学院张道一教授学习陶瓷装饰。1980年《玉叶茶具》由故宫博物馆收藏。1984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进修。1987年《飞红玉壶春》等二件紫砂作品入选中南海紫光阁收藏。1990年作品《嵌银丝百寿开片挂盘》获全国艺术展评二等奖等。同年,由于在紫砂陶刻领域的突出贡献,轻工业部予以表彰。1992年调宜兴昌海仿古工艺陶瓷有限公司,任创作室负责人,从事紫砂创作。 ????1956年10月,王品荣与邵新和、张赦棠、朱蓉娟等一起,开始师从任淦庭先生学习紫砂陶刻。王品荣姓名中有一“品”字,“岩”字的繁体字写作“喦”,由“品”和“山”组成,紫砂本来就是从黄龙山上岩石中开挖出来的,从事的又是紫砂陶刻,故任老给他取名“云岩”。岩石上面是蓝天白云,意境较为开阔、辽远。又因“品”“平”同音,故又署名“云平”,刻写也较为方便。因为同年拜师的朱蓉娟,姓名中有“蓉”字,读音与王品荣的“荣”字完全相同,书写也较为相似。所以二人都不用“云荣”或“云蓉”款。再说,“云”字与“荣”和“蓉”连缀,也无意境。 ????文革期间,红色岁月,王品荣先生可能用过“红岩”款。因为罗广斌、杨益言著的小说《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小说成功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在文革时期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听藏友说他数年前见过“红岩”款紫砂作品。本人没有见过,照推理王品荣应当用过。说不定他还用过“红平”款,没见过此款作品,不敢妄下断语。1968年12月28日,任淦庭先生去世,众徒弟的紫砂陶刻作品多署名“子云”“子红”“子芬”“子华”“子石”“子陶”“子波”“小秀”“小林”“小雨”等“小”“子”款,以示哀悼和怀念,王品荣此时可能用了“子平”“小萍”“小平”等款。 ????文革后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人们开始返璞归真。像其他师兄弟姐妹们一样,王品荣也改用“石”字款,更艺名为“石平”。近年,王品荣先生又继续使用前期用过的“云岩”款,为紫砂铭饰。 本人家藏云岩、陶齐双款刻绘小一颗印,一面是喜鹊登梅,其对面是竹子;另外两面一个是陶齐篆刻“怡神”二字,一面是云岩草刻“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刻绘淋漓酣畅,方寸之间,自有章法。本人还见过“云岩”款文革壶和花瓶。以及“云平”款紫砂大金钟花盆和“云萍”款的大马槽花盆。朱炳浩朱炳浩(1944—),现用艺名“石陶”。1955年跟随前清秀才、紫砂艺人鲁辉章先生学习陶艺制作,1958年,在《人民代表任淦庭》的故事创作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被故事的主人翁——紫砂雕刻泰斗任淦庭所赏识,并收为徒弟。文革开始后的1968年或以后,由于家庭出身或其它所谓的政治原因,朱炳浩回乡务农。改革开放后,重操旧业。近年与女儿朱芊芊、女婿范治平共同经营“石陶紫砂”陶艺坊。 ????如前所述,任淦庭给徒弟取的艺名都是“云”字辈。朱炳浩也不例外,他最初的艺名是“云石”(网上说任老的另一徒弟邵新和最初艺名“云石”当是误传。另外,老一代陶刻家诸葛勋除了用“友石”艺名外,还曾用过“云石”,但“云”字是繁体字)。朱炳浩先生还在早年用过“石云”这一笔名,因其笔画简单,方便陶刻落款,且与“云石”只是前后倒置一下而已。本人家藏云石、石云双款小一颗印,笔法一致,又证云石、石云同为朱炳浩先生署名。 ????此外,还用“云陶”署名。“云石”“云陶”,都去掉前面的“云”字,合起来就是“石陶”。在学徒时期之初,为了陶刻落款之便,除了“云石”之外,还曾经用过“云兵”、“云丙”。本人家藏“云兵氏”款六方弓式花盆一只,刻法老辣,疑为任老做给朱炳浩学习之用的样板作品。 ????“云陶”、“云溪”、“丙陶”这几个艺名相对稍晚一些。是在熟练掌握陶刻技法,能做到游刃有余之后才用的。本人家藏“云石”“云陶”款大金钟各一只陶刻风格完全一致。本人家藏“云陶”款红四方直口中签筒花盆(规格:10.2×10.2×14.3㎝),刻有荷叶和青鱼、水草,并刻有文句“花雨来时游鱼乐”,并题年款是“六五年”,说明1965年前后朱炳浩先生用过“云陶”款。 ?????“习陶”、“石陶”这两个笔名在文革开始前后使用。江苏宜兴方言,“石”“习”“溪”读音是分不清的,故“云石”“云溪”,“石陶”“习陶”同属朱炳浩之艺名。落款1968年所刻的一批小一颗印(刻小四方凸奎抽角花盆,规格:13.5×13.5×11.5㎝)、小半颗印(色高小长方凸奎花盆,规格:13.2×10.3×8.8㎝)、高小四方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