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跟祖父学诗
教材分析:
《跟祖父学诗》是一篇回忆性小说,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作者童年的天真可爱在跟祖父学诗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流淌着祖父对“我”的宽容和疼爱之情。
该小说文字简单,,全文没有抒情的笔墨,仅仅用孩子的心灵去回顾自己童年时代跟祖父学诗时的那一段难忘的时光,然后用孩子的笔体白描式的将它表述出来,营造了一种情愈深而文愈浅的境界。
学情分析:
课文以学读古诗为经,以童真童趣为纬,很适合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诗,更能读出韵味。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分角色朗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走进作者童年的生活中,走进跟祖父学诗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童年真挚的情怀。
教学目标
技能
1、学会8个生字。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4、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1、感受“我”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时光,在文字中找出能体验“我”快乐的语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来体会“我”的童真、顽皮、可爱与快乐。
3、找出“我”跟祖父学诗感觉如此快乐、有趣的原因,体会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今天能走上文学之路,是与祖父教她吟诵古诗有着密切联系的。以此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古诗,自觉在课外多读、多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2、体会“我”童年生活的有趣与快乐,感受少年真挚的情怀。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积累好词佳句。
第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1.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有什么收获?
(1)交流生字读音。
(2)课文中出现的诗句意思和诗的题目、作者等知识。
(3)知道作者是萧红,提到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
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大量的文字提到祖父,尽力捕捉她和祖父在一起的细节。为什么萧红对祖父念念不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跟祖父学诗》,看看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情景,去体会她与祖父在一起的感受。
3.板书课题:《跟祖父学诗》
4.学生读课题。
5.师再读课题,读完后提问。
师:老师读完课题有很多疑问,作者跟祖父怎么学诗呢?学诗时的心情怎样?你们能告诉老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指导生字:
①“衰”是翘舌音,“鹂”读第二声不读第四声。
②“瑶台”的“瑶”“遥远”的“遥”区分开。
③“啼”字上面不是“立”“沥”的第六笔是横折钩,不是横折。“衰”字下面是衣的一部分,不要少了一撇。
3.自主学习,批画思考。
(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围绕老师的疑问,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体会。
(2)学生读课文,师巡视辅导。
2.相互交流,感悟情感。
(1)师:读完全文,作者是怎样跟祖父学诗的呢?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并在读中感悟,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
a.“祖父教我读《千家诗》,但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b.“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
c.“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2)师: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
预设:
快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幸福、无拘无束……
三、顺学指导,直奔重点。
师:同学们用了一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欢乐。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
(1)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在读中感悟,教师相机引导。预设:
a.早晚念。抓住“早晨……晚上……半夜醒了……”进行交流。(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到作者童年念诗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表现了作者读诗的经常性。)
b.大声喊。抓住“跟着喊”、“比祖父声音更大”、“房盖被你抬走了”,“照样地喊”、“乱叫”、“瞎念”、“满口的大叫”等进行交流。
(“喊”“更”充分体现出童年的作者学诗的兴趣浓厚,以及小时候的天真、顽皮。引用祖父的“警告‘房盖被你抬走了’”用夸张的语言再次点明作者的声音之大,也饱含了祖父对作者无限的疼爱。“照样地喊”习惯成自然,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喊。“乱叫”更能反映出儿童的天真活泼。)
c.喜爱听。抓住“很好听”、“真好听”、“多好听”、“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等进行交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