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11-15面瘫住院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住院路径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急性期 (TCD编码:BNV12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G 51.8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启才主编的《针灸治疗学》中面瘫的诊断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第五版教材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
症状:发病突然,病前多有面部受凉、吹风或外感病史;往往晨起洗漱时发现口角流水,或进食时食物积于齿龈之间,或因说话不便、闭目不全被他人发现患病。部分患者耳后、耳内乳突区域或和面部轻度疼痛或和麻木感及汗出减少。
体征: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闭合不全,或和泪液分泌减少;皱额、蹙眉均不能或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或张口时被牵向健侧;病侧角膜反射消失;示齿、鼓腮、撅嘴、吹哨任意一项不能或不全;可有舌前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或听觉障碍。
具有上述典型症状,不能皱眉,且兼有示齿、鼓腮、撅嘴、吹哨任意一项不能或不全,即可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2定位诊断:
面神经管中,鼓索支与镫骨肌支之间受损。临床表现: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丧失,涎腺分泌功能障碍。
面神经管中,镫骨肌支和膝状神经节之间受损。临床表现: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丧失,涎腺分泌功能障碍,听觉过敏。
3.证候诊断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证:见于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证:见于发病初期,多继发于感冒发热,兼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气血不足: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患者,兼见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症。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参照本科面瘫诊疗常规(见附件)。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 (TCD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编码:G 51.802)的住院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 中夜班 夜班 白班 中夜班 夜班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8-20天 住院第21天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疗效、预后和出院评估
□强调健康宣教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案,预约复诊日期
□ 指导出院后康复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 面瘫护理常规
□ Ⅱ级护理
□ 低盐低脂普食
中医辨证
针灸治疗
特色中医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各项检查
中药汤剂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 中夜班 夜班 白班 中夜班 夜班 医师
签名
附件:
针灸临床常见证候诊疗常规(2010年11月修订)
面瘫(面神经麻痹)诊疗常规
【概述】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临床上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两大类,两者在病因和症状表现上有一定区别。此处只讨论周围性面瘫,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中医称为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春秋两季发病较多。
本病多由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脉络,经筋失养以致肌肉纵缀不收而发面瘫。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因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亦有因病毒感染引起非化脓性炎症所致者。至于脑中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与本病病理不同,但可参照本病治法进行治疗。
【诊断】
本病种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启才主编的《针灸治疗学》中面瘫的诊断标准,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第五版教材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进行中西医诊断。
症状:发病突然,病前多有面部受凉、吹风或外感病史;往往晨起洗漱时发现口角流水,或进食时食物积于齿龈之间,或因说话不便、闭目不全被他人发现患病。部分患者耳后、耳内乳突区域或和面部轻度疼痛或和麻木感及汗出减少。
体征: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闭合不全,或和泪液分泌减少;皱额、蹙眉均不能或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或张口时被牵向健侧;病侧角膜反射消失;示齿、鼓腮、撅嘴、吹哨任意一项不能或不全;可有舌前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或听觉障碍。
具有上述典型症状,不能皱眉,且兼有示齿、鼓腮、撅嘴、吹哨任意一项不能或不全,即可诊断为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飞机座舱透明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pptx VIP
- 十年(2015-2024)高考英语语法填空真题与模考试卷汇编16-定语从句a原卷版(含答案).pdf VIP
- AQ 2061-201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docx VIP
- (新)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试卷.docx VIP
- 香丽高速公路第八标段弃土场.docx VIP
- CT扫描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南方医科大学2006级医学影像技术学试卷.pdf VIP
-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精品PPT).pptx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课件.pptx VIP
- GB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