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CAM高清节目的离线剪辑.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DCAM高清节目的离线剪辑   中央电视台联合中南半岛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泰国、越南六国合作的大型高清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又名《澜沧江湄公河》)已经完成了两年的前期考察与拍摄,最近正在紧张地后期制作,并将于2008年元旦在CCTV1、CCTV4首播。   该片以整个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文化形态、人民生活为线索,以20集18个选题向全世界推广这个地区神秘多彩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及和平友好的合作传统,而这些是建立在“次区域”特有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基础之上的。该片不仅要给观众看到文化的、习俗的、风情的表象,同时还要展示这些表象和它所产生的原因之间的关系,以便使人们对“次区域”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次区域”有哪些宝贵的资源,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文明,“次区域”人们曾经历过哪些创痛,他们今天依旧在担忧着什么……   2005年11月该项目总导演李晓山看了我的两部独立制作纪录片《像灰尘一样飞》、《西站非典》以及我与加拿大合作拍摄的《乔治主席》后,最后确定我与海外中心专题部签约,担任其中两集《矿产资源》、《禁毒》的导演工作。   我带领的六人摄制组从2006年7月到2007年5月,一年间辗转中国云南,老挝,泰国,缅甸拍摄,使用Sony HDW-750P高清摄像机拍摄了100盘HDCAM高清磁带,另一台辅机Sony HVR-Z1C拍摄了20盘HDV磁带,这20盘HDV磁带最后都转录为HDCAM磁带,《同饮一江水》项目组共10个导演,总计拍摄了1500盘高清素材磁带。   央视的高清机房不可能容纳10个导演同时剪辑1500盘高清磁带,最后商议采取国际通用的离线(OFFLNE)低码流画面初剪,初审通过后再输出EDL码回到央视高清机房批采集成广播级高清画面,然后输出工作版给音频工作站制作DOBLY E立体声,同时制作三维特技,进行画面的调光调色。审定通过后,再合成字幕供央视播出,同时制作其他5国的母语版,而北美和欧洲的销售工作同时开展。   离线《offline》剪辑的大致程序是这样的,我的两集所有素材120盘143CAM磁带《包括HDV转录素材》用HDCAM高清录像机通过苹果高清工作站压缩采集成Photo JPEG格式,每盘45分钟压缩采集后变成约15GB的Quicktime视频文件,这样一个200GB的移动硬盘可以容纳120盘高清压缩素材。   在我5个月的后期制作中,北京强氧科技给与很大支持,提供一台强氧IO视频工作站,主机配置如下:   双颗AMD OPTERON 2210   1GB DDR2   1600B 7200系统盘   320GB SATA2高速数据硬盘   DVD刻录机   一块Intensity HDMI非编卡   离线剪辑时我采用的编辑软件是自己熟悉的AdobePREMIERE6.5,在这个版本里苹果采集的Quicktime视频文件可以直接剪辑,建立DV PAL Standard 48kHz项目文件即可,不用渲染。我的初剪就是用这台主机和一个200GB移动硬盘完成的,经过强氧科技的工程师细心调试,电脑运行速度很快。我每集的镜头数在600个左右,通常是三轨视频叠加,从来没有死机现象。而且使用强氧的这款配置了Intensity HDMI非编卡的工作站编辑,还有一个好处,即可以通过HDMI连接我的高清电视机,这样就可以在“大屏幕”上预览视频画面了,这便于把握剪接节奏。   经过几次与总导演,制片人讨论故事结构,通过海外中心审查,终于完成了离线低码流的剪辑。然后我输出CMX 3600EDL表,回到央视高清机房采用苹果Final Cut Pro批采集高清版本素材,这样一集大约三天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剪辑效率,也大大降低了直接进入高清机房剪辑的费用。我导演的这两集片子,前期低码流剪辑花了60天,如果不采用离线剪接的话,成本会提高很多,另外自己离线剪辑,时间相对宽裕,修改起来也简单快捷,不像在高清机房要考虑到费用压力,这种方法更容易实现精细的镜头剪辑。   离线制作的方法在数字电影和电视剧后期中常采用,实际上,像国外的Discovery频道很早就采用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导演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或者笔记本电脑上)完成最复杂、最费时间的故事构架,定稿后再输出高质量的版本。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