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瀛奎律髓》的“格高”看黄庭坚诗书“奇崛瘦劲”的一致性.docVIP

从《瀛奎律髓》的“格高”看黄庭坚诗书“奇崛瘦劲”的一致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瀛奎律髓》的“格高”看黄庭坚诗书“奇崛瘦劲”的一致性   江西诗派是宋代具有影响的一支诗歌流派,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上提出了“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理论主张。在北宋末以及整个南宋时期,几乎每个诗人都和它在创作上有过或多或少的联系。而它的影响也带到南宋词坛,一直到晚清时期,它的理论和主张在相当多的作家中还有着较大的支配力,一直影响到明清人的诗话。而正式提出“江西诗派”这一名称的是南北宋之际的吕本中。他把北宋末年的黄庭坚作为宗派的创始人,又把陈师道、陈与义等二十四人作为这一诗派的成员。方回倡一祖三宗之说,―祖指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今人论元代文学批评,`以方回为大家。而方回诗论,首推“格高”。方回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诗以格高为第一,三百五篇,圣人所定。不敢以格目之。然风、雅、颂体三;比、兴、赋体三,一体自是一格,观古自当得之于此心。自骚人以来,汉苏、李,魏曹、刘,亦无格卑者,而予乃创为格高格卑之论,何也?曰:此为近世诗人言之也。”①   很多学者对方回的格高的内涵作了不同解释。如20世纪80年代,敏泽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认为,方回的格高指的是人格美和诗歌苍健风格美的统一,这是从美学观念上来阐释的。王运熙、顾易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则基于方回对诗歌的现实性、时代感的看重,认为方回格高强调的是人格与诗歌的关系,要求提高作者的思想品格修养和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写。李庆甲说:“方回所说的‘格高’是指诗歌苍劲瘦硬的风格。江西诗派以具有这样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作为江西诗派后起的中坚,方回所尽力维护和发扬的正是这种风格。他对于‘拗字’‘变体’等手法的总结,却是属于经由炼字炼句以达到这种风格的实践途径。”②   其实,无论是“格高”还是“格卑”,都非方回首创,在他之前,唐代皎然《诗式》早有“格高”、“体贞”、“调逸”、“声谐”等说。宋代陈善《扪虱新话》下集卷一有《诗有格高有韵胜》条云:“予每论诗,以陶渊明、韩、杜诸公皆为韵胜。一日见林?y于径山,夜话及此,林?y曰:“诗有格有韵,故自不同。如渊明诗,是其格高。谢灵运池塘春草之句,乃其韵胜也。格高似梅花,韵胜似海棠花。”   此“格高”之说为方回所继承。方回作为江西诗派的最后一个诗论家,对居“三宗”首席的黄庭坚,自是推崇备至。他的《送李伯英》诗曰:“论宋勿论唐以前,文名第一欧永叔,诗名第一黄庭坚,节义第一文丞相,三士鼎峙撑青天。”(《桐江续集》卷二十六)      一、《瀛奎律髓》中“格调”的含义   “格高”说在方回诗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江西诗派退出,萎靡诗风弥漫的晚宋及金元诗坛,方回力图起衰救弊,推出“格高”的江西诗派,引导人们通过学习江西诗派而学习杜甫,继承“诗史”的优良传统。但对于“格高”的内涵,方回没有作出具体阐释。我们可以从他的论说中大致推知。   首先,江西诗为什么具有格高的问题上,方回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江西诗识见高、学问深、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其《刘元辉诗评》认为:黄庭坚“专用经史雅言,晋宋清谈,《世说》中不紧要字,融液为诗,而格及天下之高。”③ “无一书不读以养其力,无一息不存以坚其志”,有“数万卷之心胸气力鼓舞跳荡,方能有“一斡万钧”之力,有“一贯万古之胸”,才会有“一斡万钧之势”④。所以,江西诗能反映出诗人高深的学问,这是江西诗具有格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江西诗还有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即诗人往往具有高尚的人格。其《跋孙元京诗集序》云:“人品高,胸次大,学问深,笔力健……诗如奕棋挽弓,高一着决定高一着;臂力弱者,虽欲强进分寸不可也。”⑤方回在这里直接强调了人品对诗品的决定意义。《张泽民诗集序》又云:“《大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彼尘污俗染者,荤膻满肠胃,嗜欲浸骨髓,虽竭力文饰外,自以为近,而相去愈远。古之人,虽闾巷子女,风谣之作,亦出于天真自然,而今人反是……青霄之鸢,非不高也,而志在腐鼠,虽欲为凤鸣,得乎?”⑥也显示了方回对人品的重视。   第三,“格高”又表现为“力”与“劲”,他评黄庭坚《观王主薄酴?》诗“格律绝高,万钧九鼎不可移也。”⑦      二、黄庭坚诗书风格“奇崛劲健”的一致性   1.黄庭坚诗歌的奇崛劲健   作为一代文化巨匠,黄庭坚首先是以诗文名世的,由儒而兼佛道,学问富赡,人格崇高,自不待细论,而其在诗、书上的成就也是早被世人熟知。其实,方回对江西诗派的大力推崇,所言“格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强调其诗歌具有奇崛瘦劲的风格,这与他书法风格的“奇崛瘦劲”有明显的一致性。   方回在他《瀛奎律髓汇评?卷十》评杜甫的江陪郑八丈南史饮》时说:“此诗中四句不言景,皆止言乎情。后山得其法,故多瘦健者也。”比喻陈师道诗格高如“万钧九鼎,千古劲松,百川倒海”,“有气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