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一个藏家的角度看绘画展
《收藏?拍卖》这次的广东历代绘画展,您是少数提供了藏品的私人藏家之一,我们先采聊聊您提供参展的藏品。文信的《菊花轴》在我们看来,是比较有意思的藏品,文信是个女尼,但佛事之余,攻书史,擅诗词、书画,从谈月色的上款来看,这幅画后面是否还有故事可以发掘一番?此外,字是冯康侯所题,而从藏印上看,还经陈铭枢递藏这些都是广东的名人。这幅画的意义,可谓超出了画本身,实是重要的广东艺林文献,请问此画的流传源流是怎样的?当年您又是如何收藏到的?
许礼平:文信尼礼佛之余,潜心绘事,但秘不示人,所以传世作品极少。文信圆寂后,书画大都归弟子谈月色收藏。此件墨菊图,右上方有冯康侯应谈月色之请题诗,当系谈月色旧藏。左下角钤有陈铭枢印。陈铭枢尝任广东省主席,亦雅好书画,喜与文士交往,30年代收购接办神州国光社。陈铭枢善书,偶也写几笔画。(我藏有一件陈铭枢写给我姑婆的画,颇为难得。)此件是否由谈赠予陈,就不得而知,但这件作品到我手,却是得自一位陈姓之人。
十多年前,我到台北爽竞堂寻宝,堂主陈涛老先生检出此件《菊花轴》,打开一看,怦然心动,不知是否喜形于色,为陈老察觉,索价极昂,几乎买不动。但细想,如果此时不要,不知何年何月才遇到另一件文信画作,或今生今世都无缘碰到。只好咬咬牙,收归我有。当是结缘。
《收藏?拍卖》您提供参展的黄炽昌《亭下泻流泉扇面》,看起采不是很出名的一个作者(生平不详),我们知道,这种小名头的画作,如果单就经济价值而言,相信是不怎么“值钱”的,请问您收藏它的原因是什么?而这次它又被广东历代绘画展选入,您觉得这是对一些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性画家的认可吗?
许礼平:我先讲讲这件扇面的来历。上世纪80年代中,汪宗衍老先生介绍我认识曹思健先生。曹先生是中山人,澳门世家,书香门第,雄于资财,收藏颇富。藏品中有许多是书画家写赠曹先生或他的兄弟,也有不少是同光间的书画家写赠曹先生祖辈的。此件黄炽昌《亭下泻流泉扇面》即其中之一,当时得到的同一批扇面尚有黄培芳、何作权等,大部分均系曹氏的乡先辈。这些书画经济价值不高,但艺术含金量不低,虽不是什么名公巨卿,或甚么大名家,但极富地方特色。有些藏家眼睛只看“明四家”、“清六家”,或“近世十家”。我觉得地方小名家自有其佳处,不应忽略。小名家的佳作,往往胜过许多大名家的应酬之作,而(购买)所费却轻得多。
再说黄炽昌。蔡元培的岳父大人,也叫黄炽昌,是否就是他?待考。黄苗子祖父是黄绍昌,黄绍昌也有画作传世,黄炽昌是否黄绍昌的兄弟,这要问旬苗老。东西先保存好,慢慢去考证吧。
《收藏?拍卖》:您在香港是比较著名的出版人和藏家,在您个人收藏中,岭南的书画是一个专题吗?此外我们觉得您的藏品有一个兴趣取向,就是偏向文人画、尤其是一些有史料性的、带文献价值的丈人画,具人文趣味和史料价值,请问这方面是否有一些经验可与我们分享?
许礼平:我个人收藏的范围,其中一项是省港澳大小名家书画。我之所以不用“岭南”这个名称,避免让人狭窄地理解为“二高一陈”、“关黎赵杨”的岭南画派。众所周知,广东近代除了岭南画派,还有国画研究会等,各个画派人才辈出,传世佳作也多。我数十年在港澳地区活动,较容易碰到省港澳书画作品,就地取材,不必舍近图远。而且广东书画“价廉物美”,付出资金很有限,而很快就可以建立起深具地方特色的系列藏品,何乐而不为呢?
我收藏的另一个项目,是历史文献类或帝王将相、文土名流的作品。有书法、有画作,也有诗札、书信等。有晚明的,也有晚清的,但侧重辛亥革命以迄抗战前后。明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整理一下自己的藏品,看到孙中山、黄克强、朱执信、胡汉民、苏曼殊、陈英士等人墨迹,勉怀先贤,重温历史,饶有意义。
这些藏品,大家都知道深具史料价值、文献价值。至于经济价值又如何呢?过去收藏家不大注意这类藏品,买家少,价格自然不高。现在留意的人多了,收藏这类书画的人也多了,价格自然较过去增加许多。最近中国嘉德拍卖李大钊致胡适之手札一件,附周作人致李大钊手札二件,就反映一个现象。拍卖行一般不保证拍品真伪,而对这件拍品却罕有地公布,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一级文物。不单真迹,而且位列级。拍得者不许立即提货,要等七天让国家有关部门考虑是否收购。但结果落槌价连佣金只是区区人民币二百八十万元,远不如三级也不到的所谓名家画作,值得我们深思。政要、文士类书画过去真的也没有人买,做假的自然较少。现在多人竞争了,供应本来极少,伪作骤多。很简单一个道理,香港集古斋是50年代以来,几十年间由内地输出各种书画的主要窗口。这几十年到底卖过多少件王国维的作品呢,王氏只活到五十岁,不以书名,作品极稀。我经常逛集古斋,几十年间只见到和买到一件王国维的楷书成扇,容或错过十次甚至二十次机会,被人买走,所以见不到。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