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首青铜器拍卖 找回应有的价值
青铜器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在古代,拥有青铜器,会鉴别赏玩青铜器,几乎成了上流社会阶层高贵身份的一种标志。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惟有青铜器的艺术价值是被全世界一致认可的,在世界著名的大博物馆几乎都设有专门的中国青铜馆,这充分证明了中国青铜器在国际上的地位。
盘点自建国以来的青铜器市场,可以看出2001年是中国青铜器的转折点。在这一年春天的美国纽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中国商代的青铜器“皿天全”方器身(图1),创下了东方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924万美元。天价的出现,不但震惊了国内藏家,更让外国藏家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青铜器的地位。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国内拍卖场上也相继出现了青铜器的身影,但从拍卖数据看,拍卖行情很不稳定。一是国家目前对青铜器市场有所限制;二是国内收藏家经济实力确实与国外买家有差距;三是国内藏家多是为赢利投资。
一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国内拍卖市场的不稳定:2005年中国嘉德拍卖出现一件极为罕见的海外回流西周波曲纹青铜双耳盖壶,此壶的估价为350万元到550万元,最终并没有找到知音而流标;2005年上海崇源秋拍推出了海外回流青铜器西周青铜周宜壶(图2),据专家考证,此壶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周宜壶是一对,早年均为清宫旧藏。值得注意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周宜壶失盖,更显出这件青铜器的珍贵。从清宫散出以后,此器曾经丁彦臣、刘体智收藏,并在《西清古鉴》、《积古斋钟鼎彝器》等十余种青铜器专著有著录。此器经过各路买家的激烈竞投,最后以2640万元的高价被一神秘买家收购,轰动海内外。
相比大陆拍卖市场,境外青铜器拍卖行情较稳定。2006崇源国际拍卖(澳门)青铜器拍卖,在首先进行的“千石藏金”专题中,共39件拍品全部成交,而且成交价格都是估价的数倍。35号拍品战国错金银云纹鼎更是以548.5万元的价格成为全场之最。7件中国青铜器以百万元跻身“中国古董”专场成交价格前十名。
2007年3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苏富比中国陶瓷及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由美国水牛城Albright-Knox艺术馆提供的中国商代青铜酒器“青铜纹方”(图3)成为全场焦点,它的价格随着竞拍声一路飙升,最终以810.4万美元,超过估价3倍被英国康普顿?弗尼博物馆拍得。此外,23件包括青铜器在内的中国古董以16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亿元)全数成交,青铜器的市场行情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传统青铜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陈设欣赏价值。早在公元前18世纪的夏朝,就已能生产很复杂的青铜器,如酒器爵、食器鼎以及青铜工具、武器、乐器等。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中国青铜器达到了鼎盛时期,器物的形制和纹饰可谓五花八门。那时青铜器只是上层贵族享用品,平民百姓无法享受。由于青铜器年代久远,能体现博物馆的品位和档次,因此,海内外各大博物馆都十分注重青铜器的收藏。在民间,能玩青铜器的藏家,一般需要拥有渊博的知识,收藏者多为大收藏家。
收藏市场上,青铜器历来是艺术品投资中的龙头老大,西周时就重视前朝的青铜遗物,以后历代无不以能收到前朝铜器为荣。到了宋代出现金石学。吕大临的青铜研究专著《考古图》收录了公私37家藏器224件,宣和五年王黼《博古图》收录839件,分20类,均为内府藏品。至民国已有关于青铜器方面的著作几十种,并出现一大批研究学者和收藏家。青铜器的投资回报率一直很高,民国时期的北京琉璃厂,发大财的古董商不少是以“吃金石”者居多,当时一件周代铜鼎可换一座四合院。但历代青铜器的仿品也多,而且鉴别三代青铜器的难度比鉴别明清官窑瓷器要大很多,这也大大增加了它的利润空间。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青铜器的收藏有望继续走强。将于4月22日开拍的2007崇源国际拍卖(澳门)青铜器拍卖(图4、5、6),其拍品均来自日本收藏家千石唯司先生,定会成为藏界瞩目的焦点。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