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冯涛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江苏常州 2132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采用电针配合温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电针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差异对比明显,Plt;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采用电针配合温针灸方法效果较为明显,提升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电针;温针灸;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072-02
周围性面瘫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人群不分年龄,其特点是发病急,临床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单侧面神经麻痹[1]。在临床上周围性面瘫分为3期,急性期为发病14d,恢复期为14d至6个月,后遗症期为6个月以上。至今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治疗方法也没有特异性,在临床上一般采用针灸治疗方法,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电针联合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好,为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35.3plusmn;4.5)岁,最长病程为5d,最短病程为1d,平均病程为(2.1plusmn;1.1)d,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实验组中有25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36.1plusmn;4.3)岁,最长病程为5d,最短病程为1d,平均病程为(2.3plusmn;1.2)d,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为Pgt;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此研究数据有较强的对比性,并且可作为其他类似研究的参考。
1.2 方法
1.2.1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电针联合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以手足阳明经作为针刺取穴的重点,并采用手足太阳经及少阳经作为辅助,取穴方法为循经远取结合局部近取的方式。患者在急性期,主要取其患侧的承浆穴、水沟穴、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四白穴、太阳穴、阳白穴、攒竹穴,采用浅刺的方法;选择患者双侧的太冲穴和合谷穴,采用直刺方法,针刺深度为1寸;将电针治疗仪给予患者两组穴位治疗中,设置较弱电流强度,并选择连续波,指导患者面部肌肉收缩较轻为止。20min/次,1次/d。在患者留针过程中,取患者下关处进行1次温针灸[2]。
在患者的恢复期,针刺透穴,选取患者患侧地仓穴透颊车穴、居髎穴透地仓穴、四白穴透颧髎穴、丝竹空穴透鱼腰穴、阳白穴透鱼腰穴,沿皮透刺;并且取患者双侧太冲穴、足三里及合谷穴,采用直刺的方式,针刺的深度为1寸,将电针治疗仪给予患者两组穴位治疗中,设置患者舒适的电流强度,并选择连续波,30min/次,1次/d,在留针过程中,温针灸患者足三里及下关2次[3]。
后遗症期的患者一般为严重的顽固型面神经损伤,发展变缓或者不发展,在其治疗中要少针多灸,选取患者患侧的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四白穴、太阳穴、阳白穴,采用深刺的方法;并且选择患者双侧的太冲穴、足三里及合谷穴,采用直刺方式,针刺长度为1寸,将电针治疗仪给予患者两组穴位治疗中,设置患者可承受的电流强度,并选择连续波,40min/次,1次/d,在留针过程中,温针灸患者足三里及下关3次,1个疗程为7d,疗程与疗程之间相隔3d,本研究中患者治疗时间为期4个疗程。
1.2.2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电针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同实验组患者的电针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4]
当患者的面部区域显示为正常视为痊愈;对患者的面部进行仔细观察,有轻微功能减弱的情况,同时有较轻的联带运动存在,当面部静止时,有正常的对称张力,口有轻微的不对称,眼轻用力闭合完全,上额运动为中等情况视为显效;当患者功能减弱明显,联带运动并不严重,双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