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明月湾及其传统建筑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 古村明月湾及其传统建筑 雍振华1 摘要:太湖西山岛上的明月湾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本文主要介绍了 古村的平面特征、民居的建筑风格以及装饰特色,并探讨了古村及其传统建筑的存在价值和可持续 发展 关键词:古村民居保护 明月湾是太湖西山岛上的一座古村,位于西山岛南端。古村南濒太湖,背倚青山,地形宛如一 弯明月,故称明月湾。 在太湖诸岛中,洞庭两山是面积最大的一座岛屿,约有70.25平方公里。这里气候温湿,植被 丰富,因此自很早以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在此向南5公里左右的三山岛上已经发现的距今约 万余年的旧石器晚期的人类遗址,就是这一地区无数先民生活、生产的聚居点之一。 大自然除了赐予这片土地优越的风土环境外,还有旖旎的湖山风光,相传在春秋晚期,吴王就 曾在西山岛上营建避暑的宫殿。一说明月湾即为夫差与美女西施在此赏月而得名,《苏州府志》载, “明月湾,吴王玩月于此”。 往事已越千年,明月湾至迟在春秋之后逐渐转变为当地居民的聚居地,到唐代已基本奠定了今 天我们还能看到的村落格局。自当地居民的祖先选择此地作为栖身之地,他们在山上种植花果、茶 叶;到湖中捕捞、养殖,颇有世外桃源意境。清代诗人凌如焕赞美此地“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 处有人家”。北宋南渡之后,许多退隐官员、文人到此定居,据称如今村中邓、秦、黄、吴四姓就是 他们的后裔。千余年来虽然村中建筑代有更新,但其中的礼和堂、瞻禄堂、瞻瑞堂、汉三房、金家 厅以及许多民宅、祠堂都为明清之际所建,至今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而稍晚的传统建筑则随处 可见,其数量之多,体现出了江南古村的原始风貌。 一古村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 西山岛的南端,山脉由西北向东南蜿蜒而来,到太湖边分为数座小岗折而西行,形成了一个个 三面环抱的山坞。古村明月湾就坐落最南端的山坞之中。这里由三面不高的青山环绕,西南开口面 向太湖,成为一个背山临湖理想的内聚空间。 明月湾的村口西向,西南侧建码头伸向太湖。过去这里是村中居民入湖打渔和对外交通的重要 孔道,因此在码头以东开凿了相当面积的池塘,沟通太湖,使之既成为可以停舟泊船的避风港湾, 同时也形成汇聚山水的水口。塘边一株千年的香樟巍然挺立,向人们叙述着古村的历史。 1雍振华(1956.09一),男,上海市人,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城规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 和研究工作.邮编:215011,E-mail:yongzhenhua@163.c锄,苏州新区滨河路1701号 314 第十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 村落占地面积约9公顷,有常住居民一百余户、近四百人。村内由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街道构 成主体道路骨架,其间有多条小巷,纵横交错,形成棋盘状格局。街巷路面与当地许多地方的城镇 一样,均以条石铺筑,下为捧水沟渠,这反映出过去当地的经济实力较强,同时也给古村带来了整 洁与卫生。古村规模不大,但总体形态紧凑,街巷、民居组织结构清晰,因而给人以井然有序的感 觉。街巷两侧散布着斑驳的古老建筑,房前屋后栽植着四季花果,常令人想起清人沈德潜“人烟鸡 犬花林中”,以及凌如焕“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的诗句。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古村发展缓慢,长期以来形成的边界相对明确。近年来随着全岛建设的 加快,环岛公路的建成,当地民居的建造也逐渐突破原来的村落范围,向周边扩张,但因地形和公 路的走向,外扩以南面为主,西向稍次,东面和北面的边界相对交化不是太大。 二古村的建筑特色 作为当地居民聚居的村落,明月湾中的建筑绝大部分为民居。此外还有一些家祠,如邓家祠堂、 吴家祠堂、黄家祠堂、秦家祠堂等。当年村民虽然也有宗教信仰,建有小型寺观以满足精神需求, 但如今已从村中消失,仅余的一座明月寺,坐落在距村数百米的小岗东侧。村内现有小学一所,是 由秦家祠堂在上世纪中叶之后改建的。 古村民居规模不是太大,这与古代建筑等级制度有关。当地最大的住宅仅前后三进,有些家庭 成员稍多,则使用二、三条轴线,当地称之为两路或三路。也有只有一进或两进的住宅,但为数不 多。这反映了当地居民大多经济水平较高,而普遍富裕在民居建筑的装饰上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明月湾的民居若能前对东西向的街巷,一般都南向辟门,大门置于中轴线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