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四 《梦溪笔谈》二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中国古代文明。
2.理清行文思路。
3.把握文章重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重点)
2.把握文章重要内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说到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四大发明。其实我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成就还有许多,它们有的留存至今,令人叹为观止,如长城等建筑;有的在考古学家、探险家的不懈努力下重见天日,如历史遗迹、文物……但更多的是散落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需要我们大家去找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沈括的《梦溪笔谈》,去发现先人的聪明才智,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祐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举生平见闻,撰《梦溪笔谈》。他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律历、音乐、医药等都有研究,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炼钢、炼铜的方法等,凡有所及,无不详为记录,以精究药用植物与医学,著《良方》十卷(传本附入苏轼所作医药杂说,改称《苏沈良方》)。
2.介绍作品
《梦溪笔谈》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成书于11世纪末。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逸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如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等。社会历史现象部分,对北宋统治集团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详细记载。
3.朗读课文,掌握生字。
蝎(xiē) 喙(huì) 蔽(bì) 钳(qián) 穰(ráng)
梵(fàn) 皓(hào) 钗(chāi) 贻(yí) 讫(qì)
弥(mí) 履(lǚ) 胠(qū) 箧(qiè)
4.归纳“之”“其”“以”字用法与意思。
(1)之:
①方为秋田之害: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②则以钳搏之:代词,指子方虫。
③其虫旧曾有之:语气助词,无义。
④土人谓之“傍不肯”:代词,它,指子方虫的天敌。
⑤钱帅登之:代词,它,指正在建造的木塔。
⑥乃以瓦布之:代词,它,指木塔。
⑦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⑧问塔动之因: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⑨便实钉之:代词,指木板。
(2)其:
①其喙有钳: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指子方虫天敌。
②其虫旧曾有之:指示代词,这样,这种。
③患其塔动:指示代词,这个。
④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他的,指匠师的。
⑤匠师如其言:他的,指喻皓的。
⑥人履其板:指示代词,那。
⑦人皆伏其精练:他,指喻皓。
(3)以:
①则以钳搏之:介词,用。
②岁以大穰:介词,因为。
③贻以金钗:介词,用,把。
④乃以瓦布之:介词,用。
5.思路探析。
初读课文,理清两篇短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1)《以虫治虫》
第一层:第1句。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
第二层:第2—3两句。这一层写子方虫的天敌出现,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第三层:最后一句。告诉人们,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旧曾有之”,并点明子方虫的天敌名称,加深读者的印象。
(2)《梵天寺木塔》
第一层:第1—3句。写建塔过程中出现塔身不稳定的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层:第4—6句。这层写喻皓采用“布板”和“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
第三层:第7—8句。解释塔定的原因及众人对此事的反应,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明。
三、合作探究
(一)学习《以虫治虫》
1.简述《以虫治虫》的主要内容。
明确:记叙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情况。
2.用文中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明确:形状: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办法: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以虫治虫》一文中“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害虫天敌的出现,避免了较大的农业危害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学习《梵天寺木塔》
1.简述《梵天寺木塔》的主要内容。
明确: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塔动”问题的生动事例。
2.《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问题无计可施;②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做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月考试卷第二次月考1.doc
-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月考试卷第一次月考.doc
-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综合练习第二次测试.doc
-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综合练习第三次测试.doc
-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综合练习第一次测试.doc
-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月考试卷第二次月考.doc
-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综合练习文学常识.doc
-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综合练习选词填空.doc
-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之1作业检查测试.doc
-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之古诗句练习.doc
- 《食品营销2版》项目11课件-食品营销促销策略.pptx
- 二手交易电商信用评价与信用修复机制研究.docx
- 二手交易电商信用评价体系与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ocx
- 2025年露酒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钓鱼用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车床玩具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情趣内裤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周边配件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1地形第二课时(导学案) 2025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