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PPT
从清明节说起 新加坡教育考察 德育论坛 《朱子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德育论坛 各类经书的内容言简意赅,便于反复吟诵、时时反省。 这就是传统德育的魅力:经典智慧加时时、事事的反思。 德育论坛 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 青岛二中心理指导中心 曾莉 2012、4、5 德育论坛 古代的教育中,学生要学习经史子集中的大量人类智慧精华,修身修德在读书中自然完成,所以,读书人都有基本的为人处世的修养、丰富的人生智慧。语文课起到了育人的特殊作用。 有人把《四书》与西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 一、传统的德育 德育论坛 台湾、新加坡的传统文化教育 自1953年至今,台湾的高中三年一直将《四书》列为必修课,高一一年、高二上半年把《论语》读完,然后的三个学期,就是《孟子》《中庸》《大学》。 立化中学校训:“立德立功、化愚化顽”,与《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何其相似。 儒学的三纲,既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德育论坛 立化中学校训 德育论坛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2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7个是1951年之前大学毕业的。 名门大家,不只是能力过人,更是品格素养过人。 仅仅能力强,只能成匠才,而不是大家。 德育论坛 三、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德育智慧 《弟子规》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入则孝,出则弟”一节说的是如何与父母、兄弟、长者相处的规矩。 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相反,若在家中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小孩就会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分享他人。 德育论坛 《弟子规》 行为素养:“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人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 德育论坛 《弟子规》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求学的方法。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言语修养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博爱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交友与修身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训致。”——修养需漫长的功夫 德育论坛 《三字经》名句欣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知礼仪、懂道理。)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 识某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做人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万物各司其职,人是要高于物的,所以要好学、勤勉。) 德育论坛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弃恶从善,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德育论坛 四、现代学校德育 (一)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反思: 1、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所获得的过度宠爱和二十多年来过分强调的“赏识”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了心中的敬畏,打破了传统的伦理平衡。 2、唯成绩论的中、高考录取方式,使得学校的教与学过度功利化。对孩子们的未来人生发展不再有持续而深刻的关怀。 3、以家长自身价值观的混乱和家庭教育重智轻德的方向性失明,导致了孩子们精神世界的脆弱无力、德与智的失衡发展;。 4、德育的功利化、政治化和反人性倾向,造就了更多人对自然正义和基本伦理的藐视,也增加了我们学校德育教育的困难。 德育论坛 (二)明理、修身应该是德育的根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