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训练法
按格有序作文训练法 主讲老师 胡国华 “为文如造屋” ——王国维 文章三大要素:主旨、思路、语言。 “格”和“序” 关于话题作文 近几年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效果很好。话题作文,灵活自由,想像空间广阔,能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各展其才,有利于公平竞争。 关于话题作文 作文命题稳中有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话题的内容范畴; (2)语言形式; (3)写作的要求和作文评分标准。 关于话题作文 话题的内容范畴主要有四个方面: (1)道德品质修养; (2)求学治学之道; (3)社会现象; (4)文化艺术。 2001年的话题是“诚信”,2002年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都属于“道德品质修养”这一类;2000年的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3年的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属于“求学治学之道”。2004年全国15道作文题,都体现了“以人为本”命题思想,大部分属于“道德品质修养”,兼顾“求学治学之道”.湖北题《买镜》、湖南题《家庭教育》)、上海题《忙》、广东题《语言与沟通》涉及“社会现象”,福建题则涉及“文化艺术”。因为是话题作文,有的话题可从不同的内容范畴立意。 关于话题作文 从话题的语言形式分析,每年都有变化:“诚信”,是一个词语,单个概念;“心灵的选择”是一个偏正短语,有限定的概念;“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一个单句,一个判断;“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一个复句的前半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么-----);“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并列短语,两个概念并列。还有如:反问句、祈请句、疑问句等。 2004年全国15道题,有11道是“概念并列”题,有2道是“一个词语”,有2道是“一个短语”。 关于话题作文 湖北题 买镜 湖南题 家庭教育 江苏题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辽宁题 平凡与自豪 上海题 忙 天津题 材与非材 浙江题 人文素养与发展 重庆题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北京题 包容 福建题 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广东题 语言与沟通 全国题(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西安徽)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全国题(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全国题(甘青宁贵新) 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全国题(内蒙海南西藏陕西广西) 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发展创新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均对“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创新”是作文发展等级的重要得分点,其得分权重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就把“发展等级”的赋分加大到了20分)。因此,不论是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还是从备考应试的角度看,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明确主旨 主旨是作文的灵魂和统帅,主旨不明,难以为文。动笔之前,首先要分析命题意图,明确题目的基本要求,弄清题目的写作范围,再根据题目要求确立文章的主旨。主旨明确了,选择材料谋篇布局就有了依据。话题作文虽然不限文体,但并不是不讲文体,而是让学生自选文体。一旦选定某种文体,就应按选定的文体写作。所谓话题作文,其实就是限定一个写作范围(即话题),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内自由命题,确立文章的主旨,然后根据所命之题写作。下面举例作简要说明。 首先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选定文体。 1.如果写叙事散文,可这样命题立意: 题目:《忘不了那一轮明月》 主旨:记叙一个或几个发生在月夜中的事情,或描述几个月光下的动人情景,赞颂伟大的母爱。所记之事要与明月有关,以扣住话题。 首先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选定文体。 2.如果写抒情散文,可这样命题立意: 题目:《月下心语》 主旨:借月抒情,托月言志,对月倾诉心声,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 首先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选定文体。 3.如果写议论文,可这样命题立意: 题目:《明月与诗词》 主旨:从不同的侧面论述明月与诗词的关系。 高考作文,贵在创新,难在创新,如果在命题立意上别出心裁,则能收出奇制胜之效。 选体 立意 命题 选材 作文题: 巧用比喻,可摹难绘之景,可状难抒之情,可写难明之理。请以“比喻”为话题,自拟文题,自立文意,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 【简评】 本文作者只就一个作家的一部书中的“比喻”来展开议论,亦能写出“比喻”的魔力。不同于前一篇的广泛联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