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必修3教材分析(成都市华西中学·张方琦)PPT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学派 均属于儒家学派 异 对理的具体认识有分歧 对把握理的途径上有分歧 对知行认识上有分歧 知先行后 知行合一 心学与理学的比较 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在饥渴难当,四处无以觅食时,途经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当同伴争相摘食,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回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劝解道:“四周房屋倒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 小讨论:你认可许衡吗? 四、理学的影响 ⑦ 如果学生有争论,这说明理学留给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对其评价又是十分复杂的。 如果学生没有争议,说明不同的时代的道德标准在发生变化,我们该不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个社会(许衡有没有现代价值)? 教师的引导方向: “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自诡其学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卒致万事不理,丧身亡国。 将自然规律和人伦秩序合而为一,……想通过用自然规律的必然性来论证社会伦常的合理性。他们把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人都不能违反的至高无上的天理。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把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扬到本体论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伦理学主体的庄严伟大。 1、哲学角度层面:将儒学提升到哲理化层面 2、政治伦理层面:强化了封建礼治秩序。 3、人身修养层面:道德自觉理想人格的塑造 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 宋明理学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二、专题一的教学回顾和示例 3、第四节的一个小问题和我的小结 学生问题:这些明末清初思想家是不是属于儒家学派? 思想史教学:我们习惯强调思想史发展的外在因素,内在思想史自身发展的脉络是我们的短板 。 “研究思想史而不深入‘内在理路’,则无论如何讲不到家,只能在边缘问题上徘徊。” ——余英时教授 思想史部分的教学设计: 能不能尝试引入“内在理路”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案 (2011 江苏)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2)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5分) 不走极端,也不要废弃“外缘影响”论角度的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艺术 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 三、专题二的教学回顾和示例 1、中国古代科技部分遇到的一个问题 (2009上海春季)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以外,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的是 ①祖冲之②郭守敬③孙思邈④王祯⑤僧一行⑥刘徽⑦贾思勰⑧张仲景 A、①⑥ B、②⑤ C、③⑧ D、④⑦ 1、中国古代科技部分遇到的一个问题 课标:“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问题:人民版仅仅包含了古代四大发明,是否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的要求? 人民版 人教版 岳麓版 1、纸的发明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4、印刷术的进步5、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四大发明2、《九章算术》和珠算3、石氏星表和浑仪4、《授时历》和四大农书5、《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天文学成就2、算经与圆周率3、古代农书4、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5、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相关史料,如思想家的传记、论著集等,并对这些资料予以分类整理,从而使学生受到学术研究的初步训练。 近几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不是简单的再认、再现,而是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景加以运用 能力 方法 古代科技教学设计示例 指南针部分 战国司南 材料一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介绍的四种指南针方法 材料二 问题1:北宋指南针在克服司南缺陷基础上,有突破性发展。根据材料1、2和课本内容,指出北宋指南针有哪些改进之处? 材料三 明朝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局部) 问题2:从材料三找出明朝郑和下西洋使用了指南针的证据。 问题3:回归教材,从教材找出一段材料,有力证明指南针用于航海远早于明朝。 问题4:根据材料四回答,这本古老的航海指南可以证明指南针传入欧洲并用于航海吗? 15世纪中期英国的一本航海指南是这样指导海员航行的 “如果你测出水深为90至100英寻,那么应继续北航,直到水深72英寻的淡灰色沙层为止。这就是克利尔角(爱尔兰)和锡利群岛间的海角。然后向北,直到测出淤泥,再向东北或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羊水栓塞护理措施.pptx VIP
- 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docx VIP
- 2025年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心得体会2篇.doc VIP
- TCRHA-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pdf VIP
- 中联W6015-8A塔吊说明书操作手册.pdf VIP
- 过滤材料和部件市场前景预测与技术创新策略研究报告.pdf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降低.pptx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物理答案.pdf VIP
- 华为HCIE-CloudServiceSolutionsArchitect云服务练习试题.doc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英语答案 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