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百色新兴路暗涵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VIP

E8百色新兴路暗涵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8百色新兴路暗涵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广西百色新兴路暗涵顶管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2009年7月22日 一、工程概况 1.1概况DN2600混凝土双排暗涵管道顶管施工地点位于广西百色市新兴路东北侧。 工作内容为: 顶管工作井10座(K1#~K10#9座(J1#~J9#DN2600顶管2×880m,总长约1800m,按照设计图纸分为42个顶程,最短的顶程20m,最长的顶程50m,平均每段顶进长度约43m)。 1.2工程自然条件 1.2.1气候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百色年平均气温19.0°C ~22.1°C , 最高气温36.0℃~42.5℃,最低气温-2.0℃~5.3℃,年平均日照1906.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14.9,无霜期为357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怒放。 百色地形东西长320km,南北宽230km,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仅占4.6%。由于受地型的影响,百色的气候较具怪异,百色市区四面山峰环抱,是个典型的小盆地城市,具有小武汉之称,而百色市下辖的乐业县,夏天白天不热,晚上较冷,不开空调,还须盖被子呢,是旅游、避暑的好地方。乐业县还是百色唯一一个冬天会下雪的地方,平均每年雪期约3~6天左右,具有“小东北”之称。1.2.2水文地质条件 DN2600混凝土双排顶管轴线在新兴路道路的东北测与道路平行,地面标高在120m~1302~3m115~12m左右;工程沿线未发现污染源,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地质条件 参照本工程提供补勘的沿线土层地质情况,该场地地基土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工程地质层。 第一层:Q4ml① 主要s是填土及杂填土,其中地表30cm为沥青路面; Q4l ② 是淤泥质粘土,可软塑。 第二层:Q4al③1是硬塑粘土;Q4al③2是可塑粘土。 第三层:Q4al④1是硬塑含砾粉质粘土,砾石含量约10~20%2~5cm10cm以上;Q4al④2是可塑含砾粉质粘土,砾石含量约15~0%45%2~5cm10cm以上。 第四层:Q4al⑤1是硬塑粉质粘土;Q4al⑤2是可塑粉质粘土;Q4al⑤3是软塑粉质粘土。 第五层:Q4al⑥是细砂。 第六层:Q4al⑦是卵石。 第七层:E⑧是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二、施工现场总体平面布置 2.1工程接水 2.2工程接电 2.3大临设施 2.4施工便道 .1施工概况 该项目顶管施工根据原有图纸设计共有10座顶管工作井和9座顶管接收井,结构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沉井。由于原有设计是依据人工挖土机械顶进的原始施工方案考虑的,沉井数量多(共有19座),每段顶管距离短(最短的20m,最长的也只有50m),根本不能满足百色市政府对工期的要求;另外,设计的顶管工作井在轴线方向的长度尺寸只有4m,就是说一台泥水平衡的顶管设备都不能安放,所以考虑到泥水平衡顶管设备和顶进用200T油缸的长度,我们建议顶管工作井轴线方向的净尺寸应不小于8.5m,也就是说顶管工作井的内尺寸为8.5m×11m才能基本满足泥水平衡顶管设备的安装和操作需要;考虑到顶管设备出洞后的起吊,接收井的内尺寸也必须要保证不小于5m×8.84m。 沉井采用二次制作,二次下沉的施工方法;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可以考虑采用排水干封底或水下封底的方法进行施工。 3.2技术特点 (1)、沉井位于新兴路道路上,施工时要严格防止发生突沉、滞沉等现象,施工时需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2)、纠偏措施:进行沉井下沉时的稳定性验算,采取勤测、勤纠;辅助措施:减阻助沉、增压止沉等相应措施。 A、沉井制作前刃脚底部的素混凝土、砂垫层必须经过稳定性复核验算,以防突沉。 B、沉井在开始下沉阶段,应严格控制沉井倾斜,一旦发现沉井有倾斜情况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至设计要求。 C、沉井下沉过程中,应做的早纠、勤纠、勤复测,且每次下沉时都要将沉井纠正到设计要求。 (3)、洞口封堵措施:在沉井预留顶管设备进出洞口处,由于沉井下沉受到的侧向压力较大,因此封堵及止水很重要,需采取有效的措施。 (4)、封底措施:为防止沉井封底可能发生的流砂、管涌、隆起等现象,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基地反力,预留引水管释放地下水压力,或采取抛石压重等措施。 3.3沉井施工工艺流程表 3.4施工方法 3.4.1、基坑开挖 根据沉井中心坐标及水准点进行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深度为原地面下2.0~2.5m,根据地下水位及土质情况,基坑底面在自然水位线上,可不进行专业排水;考虑到拆除垫层、支模、脚手架操作的需要,基坑四周宽度应比沉井宽2m,四周挖排水沟、集水井。挖土用1台1m3履带式反铲挖土机挖土,配合人工修坡和平整场地,挖出的土方用自卸汽车驳运至弃土场地;基坑按1∶1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