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代书画市场形成的原因及特征(上).docVIP

试论唐代书画市场形成的原因及特征(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唐代书画市场形成的原因及特征(上)   一,引言      “中国艺术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期,汉代已出现了书画市场的初级形态,即‘佣书’、‘佣画’市场,至唐代中国书画市场才真正形成……”(章利国《关于中国艺术市场的起源》),笔者认可此观点。唐代书画艺术市场,作为一个专业艺术市场的出现与成型,杜甫诗句中就有“忆昔成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此诗句,可以反映唐代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情况,也说明这个专业书画艺术市场的出现与成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何唐代能形成一个专业的书画艺术市场?笔者通过仔细阅读晚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江苏省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试图探索出其书画艺术市场形成的真正原因及特征。      二、唐代书画艺术场形成的原因      1 专业收藏家、鉴赏家和专职书画商人的出现   唐代书画艺术市场的真正形成离不开专业的收藏家、鉴赏家和专职书画商人(艺术市场的中介人)。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推动了其艺术市场的繁荣昌盛,并为书画艺术品的消费提供了强大的消费对象。他们经常活跃于当时书画艺术市场,并大量收藏、购买书画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唐代书画艺术市场形成的真正原因之一。   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载,在唐代就有了一批专业的收藏家,如窦瓒、席异、潘履慎、蔡希寂、窦绍、薛邕、王方庆、张易之、薛稷等。在古代,一般将这些人称之为“好事家”。然而,“好事家”即古代书画的收藏家这一称呼,张氏的《历代名画记》也有所记载。除在其《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中有“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的记载以外,还在其《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中也提到:“则有收藏而未能鉴识,鉴识而不善阅玩者;阅玩而不能装褫,装褫而殊亡铨次者。此皆好事者之病也。……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既颓然以忘言,又怡然以观阅,常恨不得窃观御府之名迹以资书画之广博,又好事家难以假借,况少真本。”   同时,唐代除了以上一批专业的收藏家之外,在《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和《历代名画记?叙自古跋尾押署》的记载中,也说明唐代出现了一批专业的鉴赏家,如虞世南、褚遂良、薛道衡、窦蒙、窦?U等。事实上,这些鉴赏家大部分也是收藏家,如虞世南、褚遂良、窦蒙、窦崴等。在张氏的《历代名画记?叙自古公印记》一文中,就有过他们收藏印章的记载。因此,从以上的记载,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即在唐代一些鉴赏家可以是收藏家,一些收藏家也可以是鉴赏家,他们具有双重身份。      唐代除了有一批专业的收藏家、鉴赏家队伍之外,还有一批专门的“专职书画商人”,我们可称之为“书画艺术市场的中介人”。张氏称“专职书画商人”为“卖书画人”。书画中间商人,在当时被称为“书侩”,其主要活跃于当时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等地的书画艺术市场。他们就是唐代书画艺术市场书画买卖的中介人和专业买家。在书画艺术市场中,他们既是“消费者”(初级书画艺术品消费者),又是书画艺术市场中的中介人,所担任的角色与作用,就是经过他们之手再把书画作品转让给其他艺术品消费者。关于唐代“专职书画商人”或书画买卖的中介人,张氏的《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就有过详细的记载,文中就记述了唐代的王昌、叶丰、杜福、刘翌、齐光、孙方?等皆为专职书画商人或书画买卖的中介人,如“辽东人王昌,括州人叶丰,长安人田颖,洛阳人杜福、刘翌,河内人齐光皆别识贩卖,……贞元初有卖书画人孙方?与余家买得真迹不少,今有男盈在长安,顷年又有赵晏皆为别识也”。从以上的记述,说明唐代专职书画商人(艺术市场的中介人)的眼力是非常高的,具有很高的鉴赏能力,文中就提到孙氏为张彦远家买到过诸多书画作品的真迹。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书画艺术市场的中介人”也可称之为书画鉴赏家。下面,笔者根据《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的内容,初步统计出了唐代开元年间的书画收藏家、鉴赏家和书画艺术市场的中介人的人数,如表1所示。   事实上,这只是张氏所记述的书画艺术市场参与者的一部分人员。因为,在其《历代名画记》中,还有许多这样书画艺术市场的参与者,笔者在此就不详细列表。从此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代书画收藏家有带官职身份和无官职身份之分。此外,唐代书画鉴赏家也有官职人员和民间私人身份参与书画品收藏,如上文提到的虞世南、褚遂良等。   从整个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发展来看,唐代可称之为“绘画盛世”,即绘画繁荣。此时,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书法家、画家等艺术生产者,笔者将在后文叙述。   因此,从艺术市场的运行机制来看,正是因为唐代有了一批稳定而又庞大的书画家(艺术生产者)、书画收藏家、鉴赏家和专职书画商人(书画艺术市场的中介人)等的队伍。由于他们作为专业的艺术品生产者,书画艺术品买家、卖家、消费者和书画买卖的中介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