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非司酮在药物流产中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米非司酮在药物流产中应用
董魏徵1 徐萌胜2
(1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 浙江杭州 311100; 2杭州市急救中心余杭分中心 浙江杭州 311100)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99-02
近年来,由于手术流产易发生人流综合征等并发症,而药物流产因安全、简便而被临床广泛应用[1]。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为早孕妇女实施药物流产的主要制剂。为了解药物使用过程中临床观察及处理,本文现将50例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就诊确诊为宫内妊娠,服用米非司酮的早期妊娠流产者50例,患者年龄20-35周岁,平均26.5周岁,月经周期规律,停经≦49天。其中15例有妊娠史及分娩经历,9例为足月顺产,6例为瘢痕子宫,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6个月-24个月。所有病人均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并保证产妇的资料和私人信息不外泄。
1.2 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进行常规体检,排除肾上腺皮质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并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服药方法:米非司酮50mg/d,连服3天,第4天晨8:00服米索前列醇600ug,孕囊排出后立即收集绒毛组织。所有病人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均入住留观病房。
2 结果
2.1 药物副作用 服药后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31例,其中15例发生呕吐,3例因呕吐严重予补液治疗并复查血生化等,其中1例有轻度GPT上升;腹痛6例,其中4例出现轻度腹泻;有头晕感9例,合并乏力、体虚5例。
2.2 流产效果 本组50例,41例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厚孕囊及蜕膜组织完全排出,3例加服米索前列醇厚完全排出;2例流产失败,以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4例因观察期间出血量明显多于月经量,行刮宫术终止妊娠。
3 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类固醇样化合物,结构类似炔诺酮,米非司酮可以与孕酮受体结合起到阻断靶器官水平孕酮的作用。其抗早孕机制主要是通过对子宫蜕膜、肌层及宫颈的协同作用而发挥诱发流产的作用。王健等研究亦发现米非司酮可明显降低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可能通过抗孕激素作用,使绒毛滋养细胞中LIF表达降低。减弱LIF对胚泡着床、胚胎生长发育和分化、胎盘绒毛血管生成等作用,导致正常妊娠无法维持而终止[2]。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呈强阳性表达,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绒毛组织中ICAM-1表达降低,可能影响了母胎界面正常的相互作用,导致流产。
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主要原因是对子宫与胃肠道平滑肌可产生明显收缩作用,因此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副作用,以恶心最为常见[3],本组中60%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但大部分的反应均可忍受,无需特殊处理,能自行缓解。本组中仅3例因呕吐严重予补液治疗,其他无不良严重反应。但我们需对病人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告知饮食宜清淡均衡,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注意休息等,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流产后易发生产后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绒毛和蜕膜残留,继发宫内感染,雌孕激素不同步,凝血功能障碍等[4]。产后出血时间过长与蜕膜组织排出缓慢,或变性的蜕膜组织部分复活并残留,以及子宫内膜的修复障碍有关。本组中亦有4例因观察期间出血量明显多于月经量,行刮宫术终止妊娠。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尽早促进妊娠产物和蜕膜的排出,并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随着药物研究的进展,临床亦有报道使用复方米非司酮以有效减少出血量的研究。
瘢痕妊娠的病人妊娠囊易种植在子宫切口瘢痕处,非常靠近膀胱,外周血供丰富,易与周围器官发生粘连。因此,分离、切割、负压吸引、钳刮等手术操作容易导致子宫破裂、膀胱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5-6]。使用米非司酮行药物治疗后大大降低了此风险。本组6例为瘢痕子宫,小孕周不能排除孕囊是否种植在切口瘢痕处,虽然1例失败后行人工流产术,但其他5例均顺利自行排出,有效地降低了侵入性操作带来的损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口服操作方便、安全、副作用少,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以最大程度保障妇女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吴伟英,谭广萍,早期妊娠流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