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您下载的文件来自天下电子书 译者的话 作者介绍:马克吐温,(Mark Twainl835~1910) 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 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 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优默文 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 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 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优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 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 、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 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爇,及暗无天日的社 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 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 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 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 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 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 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 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作品目录:- 译序- 竞选州长- 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卡县名蛙- 百万英镑-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三万元遗产- 案中案- 苦行记- 坏孩子的故事- 火车上的嗜人事件- 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 田纳西的新闻界- 好孩子的故事-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大宗牛肉合同的事件始末- 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神秘的访问- 一个真实的故事- 法国人大决斗- 稀奇的经验-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他是否还在人间?- 和移风易俗者一起上路- 狗的自述 上一级 回首页 讨论区 序 这本小说里的冒险故事确曾发生过。其中,有一两件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另外一些 都是我少年时的同学们的。汤姆和哈克-费恩这两个人物形象都取材于生活,所不同的 是: 汤姆是我认识的三个孩子的化身,是多个人物的混合体。 书中述及的一些迷信,稀奇古怪。三四十年前,在西部的孩子们和奴隶们当中,它们 甚为流行。 我写这本小说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也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儿童读的书 就将它束之高阁。 此外,我还试图想让那些成年人从书中想起当年的他们,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 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作法。 是为序。 1876年作者于哈特福德 第01章 汤姆耍斗,东躲西藏 “汤姆!” 没人答应。 “汤姆!” 又没人答应。 “这孩子到底怎么啦,我真搞不懂?你这个汤姆!” 还是没有人答应。 这老太太拉低眼镜从镜片上方朝房间看了看,然后她又抬高眼镜从镜片下面看。她很 少或者干脆说她从来没戴正眼镜来找像一个小男孩这样小的东西。这副眼镜是很考究的, 也是她的骄傲,她配这副眼镜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装饰”,为了“漂亮”。她看东 西时,即使戴上两片炉子盖也照样看得一清二楚。她茫然不知所措地愣了一会儿。然后虽 然不是凶神恶煞般,但嗓门高得让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她说: “好,我发誓如果我抓住你,我就——” 她话没有说完,因为这时她正弯腰用扫把往床下猛捣,每捣一下,她需要停下来换口 气。结果,只捣出来一只猫。 “我还从没有见过这么令人吃惊的孩子!” 她走到敞开的门口,站在那里朝满园子的西红柿藤和吉普逊草丛中看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