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啊Q正传PPT

《阿Q正传》 鲁迅 《阿Q正传》 阿Q的“精神胜利法” 有关阿Q革命问题的理解 《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预习《阿Q正传》 熟悉作者,反复阅读原著。 对小说所描写的题材、人物、故事情节有充分的了解。 思考: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阿Q,姓名籍贯很“渺茫”: 1)姓:“有一回,他似乎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 2)名:阿Quei 贵/桂? “照英国流行的拼写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 3)籍贯:因为姓的不甚可靠==》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 (说明阿Q地位低下,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这也就注定了他的悲剧性命运。) 作者:鲁迅 1)鲁迅,原名周作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真正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2)代表作:《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等等,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杂文集等。 3)《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长的一篇,这也是一篇世界性的名著。 “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核心,其特征是用精神的胜利掩盖实际的失败,以获得一种虚假的心理满足。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形式及其实质 1)不正视现实,毫无根据的自尊自大。 2)用自卑自贱把屈辱失败转化为优胜。 3)受了强者的气,把怒气发泄到比自己更弱的人生上,维持精神上的优越感。 4)用麻木健忘来缓和、忘却失败屈辱。 e.g 阿Q 本来很穷,却常常吹嘘“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 e.g 赌钱时钱被人抢了,他便用力打自己的嘴巴,似乎打的是抢钱的人,于是心平气和。 e.g 挨了赵太爷、假洋鬼子的打,转而调戏小尼姑。 e.g 遭假洋鬼子打了几棍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精神胜利法”是Q阿性格的核心,其特征是用精神的胜利掩盖实际的失败,以获得 一种虚假的心理满足. 实质:是阿Q身处奴隶地位,不思积极的抗争,为求得虚幻的心理满足而选择的一种自我欺骗的方式,属于典型的“奴性的自我排解”。 艺术特色: 善于捕捉住人物的性格的突出特征,或通过人物言行凝练的白描,或借助典型细节的提炼,传神地刻画人物性格。 善于将人物性格的个性化和概括化结合起来,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叙述语言具有鲜明的政论性、辛辣的讽刺性;整部作品呈现出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相结合的美学特征。 思想意义: 通过阿Q形象的塑造和阿Q悲惨一生的描述,在“哀其不幸”的同时,鞭挞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写出了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辛辣尖锐的批判。 借助阿Q神往革命而最终被杀害的悲剧,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由于脱离广大农民群众而失败的历史教训。 段落评析: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的,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阿Q正传》 评析: 这一段话,写城里乡下的人们对阿Q被枪毙一事的心态,与鲁迅在此二年多之前写的《药》中人们对夏瑜被杀时的心态是何其相似:他们看枪毙与杀头,没有别的,就图的是“好看”。 鲁迅要让人知道:阿Q们的人生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呵!阿Q们的灵魂又是怎样的一种灵魂呵! 课后作业: 仔细阅读课文,比较人物形象区别:“阿Q”与“孔乙己” 将第三章《续优胜记略》改写成课本剧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