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力压裂的现状及前景
√Real-Time/Replay 实时模拟及压后回放 √ Multi-Layer 多层压裂 √ Foam Fracturing 泡沫压裂 — CO2 — N2 √ Frac Pack 压裂充填技术 √ TSO 端部脱砂技术 √ Acid Fracturing 酸化压裂 Mfrac软件最大的特色在于: √可实现多层压裂裂缝三维几何尺寸、并实现多裂缝的可视化的显示。 Mfrac软件主要用户 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BJ Services Corp. BJ石油技术服务公司 Chevron 雪佛龙石油公司 Phillips Petroleum 菲利普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 阿莫科公司 …….. 在国内应用的油田: 新疆油田、吐哈油田 StimPlan软件特色在于: 地层适应性分析 通过报道,缝内转向压裂工艺已在长庆油田延长组长1、长3、长4+5、长6、长8储层和延安组延9层应用成功,应用区块从原来主力区块安塞油田、华池油田扩大到西峰、姬源、绥靖等油田。应用储层从原来以安塞为代表的0.5×10-3μm2储层向以西峰0.3×10-3μm2储层为代表的超低渗透层和延安组、长2中、低渗透层扩展。技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显示出较好的地层适应性。 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透储层水平地应力差异较小(2-7MPa); 近年来,运用缝内转向剂在压裂裂缝内形成桥堵,95%以上的油井施工压力提升幅度都达到3MPa以上,完全实现了裂缝转向和新缝开启所需要缝内压力升高幅度,压裂压力曲线呈明显的台阶状。 多个油田10多口井裂缝监测结果表明,缝内转向重复压裂产生了新缝; 18-4井重复压裂过程中实测井底压力—温度曲线 分析认为,缝内转向压裂工艺在长庆低渗透油田储层可以实现裂缝转向和造新缝的技术目的。 微地震裂缝测试 图 18-4井压裂裂缝监测 微地震裂缝监测结果表明,缝内转向压裂工艺在低渗透油田不同类型储层的老井和新井均实现了压裂裂缝转向,形成了新、老裂缝相通共存,由2条以上不同方位的人工裂缝组成的多裂缝系统。 77-29井裂缝监测原始微震点分解图 1-70分钟时 70-95分钟时 垂直 18.5 147.6 73.6 垂直 22.5 38.0 139.6 52.8 4 垂直 14.3 78.2 137 18.8 垂直 17.7 89.6 141.8 201.4 12 垂直 16.8 312.3 45.5 45.5 垂直 17.1 43.8 102.3 81.2 11 新井 垂直 22.6 73.5 73.5 垂直 22.8 56.7 111.5 78.6 长8 10 垂直 17.3 59.5 111 110.6 垂直 20.0 71.6 86.7 86.6 9 垂直 16.0 60.2 94.3 108.4 垂直 20.0 68.1 86.7 86.6 8 垂直 18.3 130.2 70.5 70.5 垂直 18.5 48.6 89.7 77.2 长8 7 垂直 20.7 142.4 54.2 67.3 垂直 19.2 49.6 56.6 50.2 6 垂直 29.2 124.3 0 113.3 垂直 35.5 41.5 76.9 77.2 长6 5 垂直 8.1 135.2 89.2 60.5 垂直 7.6 156.2 85.8 56.6 3 垂直 27.4 132.3 84.4 42.3 垂直 28.9 50.6 112.3 96.6 2 老井 垂直 21.3 83.1 103 102.7 垂直 20.0 81.1 112.0 112.0 长3 1 产状 裂缝高度(m) 裂缝方位(°) 西翼缝长(m) 东翼缝长(m) 产状 裂缝高度(m) 裂缝方位(°) 西翼缝长(m) 东翼缝长(m) 备注 裂缝2 裂缝1 层位 序号 缝内转向压裂裂缝监测结果统计表 压裂前 压裂后 图 H6-29井2002年压力资料双对数拟合 图 H6-29井2003年压力资料双对数拟合 H6-29井缝内转向重复压裂前后试井结果表明,渗流由无限导流垂直裂缝模型变为复合油藏模型,说明缝内转向复压产生了新裂缝。 边底水不发育的低渗透油田储层; 储层上下泥质遮挡条件较好; 微裂缝较发育; 水平地应力差值小于10MPa; 油层深度大于800m、油层段砂体厚度小于50m。 地层条件 分析认为凡满足以下条件的储层,都可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