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草的危害及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豚草的危害及防治

ABSTRACT Now, more and more scientists pay attention to the search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It not only impact on our daily life, but also impact on biodiversity,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food chains and so on. As we know, there are many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is one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characters, life history, invasive progress, demage, prevention of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We believe we can control the spread of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biological invasion biological prevention 豚草的危害及防治 摘 要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豚草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害植物。豚草自传入我国以后广泛蔓延,现已经成为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入侵植物之一。本文对豚草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入侵过程、危害及防治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豚草 生物入侵 生物防治 植物替代 目 录 一 前言 1 二 本论 2 2.1形状特征 2 2.2生活史 2 2.3入侵过程 2 2.4危害 2 2.4.1对人体的危害 2 2.4.2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3 2.5防治 3 2.5.1强化植物检疫 3 2.5.2人工防除 3 2.5.3化学防除 4 2.5.4生物防治 4 2.5.4.1植物病原菌防治 4 2.5.4.2植物替代 4 2.5.4.3昆虫防治 4 2.5.5大力宣传 5 三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一 前言 豚草又名艾叶破布草或美洲艾,属双子叶植物纲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索诺兰沙漠地区,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害植物。它从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后,已从江苏、辽宁、江西、湖北4个扩散中心向周边蔓延。目前豚草已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近20个省(市),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业、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外来恶性杂草,是我国的一种世界公认的有害杂草。 二 本论 2.1形状特征 豚草茎直立型,高20-150cm,有些甚至可达到2m以上。茎圆形,具分枝,被糙毛[1]。茎上部叶互生,下部叶对生,叶片为羽毛状分裂,每个分裂再呈羽毛状细裂,即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豚草的花絮为总状,上面着生20朵左右灯笼似的花朵,雄花序居多,在枝顶,总苞蝶形,排成总状;雌花序无梗,在雄花序下部或上部叶腋,单生或2-3朵簇生。瘦果(种子)倒卵形,包在总苞内,先端具咏和尖刺 [3] ,主要靠水、鸟和人为携带传播。花粉量大,繁殖能力强,每株豚草最高可产生一万多粒种子。 2.2生活史 豚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典型的短日照、喜光植物。豚草发芽的最低土壤温度为7℃,气温在10-30℃之间生长最繁茂。种子具2次休眠特性,抗逆力较强。花果期7-9月,全生长期197天左右。豚草种子经过冬季0℃-4℃三个月的层基作用,在第2年的4-5月,温度在5℃-30℃,土壤湿度适宜时即可发芽出苗。5-6月为营养生长期,7-8月为开花期,9-10月为种子成熟期[2]。由于植株上种子不断成熟而脱落,在秋季作物成熟收割前,大部分落入土中。种子在土壤表面下l-3 cm深处发芽力最高,在土表层8 cm下则不能发芽。国外研究表明,豚草的种子在地下埋了40年后依旧可以发芽 [4]。 2.3入侵过程 豚草的入侵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可分为4个阶段[5]。(1)侵入:豚草的种子离开原生存的环境,被人们无意或有意的带入我国。(2)定居:豚草在到达我国后,经当地生态条件的驯化,能够生长、发育并进行繁殖,至少完成了一个世代。(3)适应:入侵的豚草虽已繁殖了几代,但由于入侵时间短,个体基数少,所以种群增长不快,但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每一代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断增强。(4)扩散:经过一定的时间以后,入侵的豚草已基本适应了新的生存环境,种群也已经发展到一定数量,具有合理的年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