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陈擎文-针灸甲乙经(1).pdf--陈擎文-针灸甲乙经(1).pdf
封面
針
灸
晉 甲
朝 • 乙
皇
甫 經
更多相关资料:
晉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本書簡介
本書簡介:
《針灸甲乙經》是中國針灸學專著 ,原名 《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 》,
簡稱《甲乙經 》,晉皇甫謐(215—282年)編撰于魏甘露四年(259
年),共10卷,南北朝時期改為12卷本。該書集《素問》、《針經》
(即《靈樞 》古名 )與明堂孔穴針灸治要《 》三書中之有關針灸學內
容等分類合編而成 。原書根據天干編次 ,內容主要論述醫學之理論和
針灸之方法技術,故命名為《針灸甲乙經》。
皇甫謐本是一位史學家,年近 50歲時,因患關節炎,加之耳聾 ,
開始鑽研針灸醫術 ,學習上述三書 ,並將其中 事類相從“ 刪其浮辭, ,
除其重複 ,論其精要 ”而成書。人稱其 習覽經方“ ,手不輟卷,遂盡
其妙”,或譽之為 晉朝高秀“ ,洞明醫術”。可知其因病習醫針灸而成
功者。
《針灸甲乙經》在中國獨具特色的針灸療法的發展中,發揮了承
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重大作用眾所周知。 ,在此期間 中醫學典籍, 《素
問 》、《靈樞》等雖有關於針灸學理論與技術的闡述,也有若干專門論
述針灸經絡的小冊子 ,然而或已散落殘佚或只散見而不成系統, ,《針
灸甲乙經》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對針灸經絡、腧穴 、主治等從理
論到臨床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的整理研究而成書的。
該書在針灸理論上 除了強調, :“上工治未病”之病 即要求一位,
高明的針灸醫生要學會運用針灸來達到保健預防疾病之目的 。他所指
出的中工刺未成“ ”則是強調僅能做到疾病早期治療者 ,也只能算作
一位比較好的針灸醫生——中工 。這表現了該書對預防疾病和提倡早
期治療的重視。然後,他以 “下工刺已衰,下工刺方襲”,將不能做
到預見和早期診斷治療的針灸醫生則一概稱之為下工、下下工 ,視之
為不合格的針灸醫生 。這一先進思想促成了中國歷代針灸醫生的勤奮
學習和為發展針灸作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該書還對針灸用針之形狀制作、針灸之禁忌、針灸經絡、
•2 •
更多相关资料:
作者簡介 ‧精神五臟論第一
孔穴部位之考訂、針灸的臨床適應症、針灸操作方法 ,以及臨床經驗
的總結等進行了系統的論述 。系統整理考訂針灸穴位該書對針灸穴。
位之名稱 、部位 、取穴方法等 ,逐一進行考訂 ,並重新厘定孔穴之位
置,同時增補了典籍未能收入的新穴,使全書定位孔穴達到 349個 ,
其中雙穴300個,單穴 49個,比《內經》增加 189個穴位,即全身
共有針灸穴位649個 。在此之後穴位數雖每有增減 ,但該書為之奠定
了可靠的基礎。
關於穴位的分佈,該書採取了分區記述的方法,如頭部分正中,
兩側再分五條線與腦後各有穴若干;面部 、耳部、頸部 、肩部各有穴
若干 ;胸 、背 、腰 、腹部分之正中 ,兩側各線各有穴若干;四肢部分
三陽、三陰各有穴若干。雖然未完全按經絡敍述穴位,但部位明確 ,
相互關係清楚 有利於學習和臨床運用, 該法為歷代中外學者所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本草纲目白话本.pdf
- 本草经考注主本.pdf
- 陈擎文-本草求真(1).pdf
- 陈擎文-本草求真.pdf
- 陈擎文-神农本草经.pdf
- 陈擎文-外台秘要.pdf
- 陈擎文-审视瑶函.pdf
- 触诊的方法(1).pdf
- 触诊的方法(3).pdf
- 从敦煌遗书看道教的医药学贡献——以《辅行诀》和《本草经集注》为核心(1).pdf
- 调研:破解湿地固碳增汇“四难”困境推进生态价值高效转化.docx
- 税务局党业融合工作总结:党建领航,税业共进.docx
- 从民营企业看政府投资如何有效带动社会投资.docx
- 夯实党业融合根基,激活企业发展动能:党建引领工建、团建,激发员工活力的讨论交流.docx
- 医疗纠纷化解工作经验:建机制、循法理、重预防.docx
- 2025年8月主题党日活动方案(附学习计划).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管理的经验材料.docx
- 县教育局局长在开学初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docx
- 银行党委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五个进一步到位”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