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
第八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2004 年 12 月
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夏 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摘要
华北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与平
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水资源,业已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
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业已引起党和国家
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
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与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
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
究的若干建议与思考。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
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
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不仅
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
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 华北地区严重的水问题
华北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华北平原2000年人口4.37亿,占
全国 34.8%;GDP3.13 万亿元,占全国 32.3%;农业灌溉面积 3.46 亿亩,占全国
[1] [1-3]
42% 。但是,它也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地区 。海河流域多年平均
水资源总量约为419亿m3 3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35 m ,不足全国1/6,世界的
1/24。
从自然背景看,华北地区十年九旱,尤其1972、1999、2000年华北大旱,出
现了严峻的缺水局面,不得不采取“弃农、压工、保生活”的供水措施。从人文
背景看,华北地区尤其是海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之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之
高为举世瞩目。20世纪60年代,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
70 年代后尤其 1972 年大旱,流域地表水不足,开始争夺地下水。90 年代,随着
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超采地下水、争夺雨水。按照国
际标准,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一般为40%左右。然而,目前海河流域的水资
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90%。高强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该地区水资源供需
3
严重失衡。目前,海河流域河川径流衰减十分严重。地下水亏空接近 900 亿 m 。
3
现状年缺水80多亿m ,主要靠超采地下水和利用不合标准的废污水来解决。
水资源的短缺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而且还导致华北地区尤其是海河流域
[3]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突出表现在:
1. 山区来水大量减少,水资源量衰减严重
以首都北京市供水水源地的密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年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试卷.pdf
- 0. 18 微米芯片后端设计的相关技术.pdf
- 1.单主题、多主题分类实习2.马列、哲学类实习.pdf
- 093 食品工业用菌的安全性研究.pdf
- 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4.pdf
- 6RA24在起停式飞剪控制系统中的应用.pdf
- Amish enterprise the collective power of ethnic….pdf
- ADSP 系列处理器在网络媒体话机终端中的应用.pdf
- 2009-2-28大连理工大学余虹1.pdf
- 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s of Words and Phrases and thei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