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业务类-海事船检管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事业务类-海事船检管理

目 录 一、海事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 2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6 江苏省内河交通管理条例 57 江苏省内河水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 62 江苏省水上搜寻救助条例 66 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 72 江苏省港口条例 79 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87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暂行条例 92 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 95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102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 1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 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12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13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若干规定 14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152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17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4 二、综合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2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260 信访条例 265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7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节选第九章) 278 民法通则(节选公民【自然人】、法人的有关内容) 28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8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288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83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号公布,自198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海上交通管理,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维护国家权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设施和人员以及船舶、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是对沿海水域的交通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船舶检验和登记 第四条 船舶和船上有关航行安全的重要设备必须具有船舶检验部门签发的有效技术证书。 第五条 船舶必须持有船舶国籍证书,或船舶登记证书,或船舶执照。 第三章船舶、设施上的人员 第六条 船舶应当按照标准定额配备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合格船员。 第七条 船长、轮机长、驾驶员、轮机员、无线电报务员话务员以及水上飞机、潜水器的相应人员,必须持有合格的职务证书。 其他船员必须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训练。 第八条 设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配备掌握避碰、信号、通信、消防、救生等专业技能的人员。 第九条 船舶、设施上的人员必须遵守有关海上交通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船舶、设施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安全。 第四章航行、停泊和作业 第十条 船舶、设施航行、停泊和作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第十一条 外国籍非军用船舶,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和港口。但是,因人员病急、机件故障、遇难、避风等意外情况,未及获得批准,可以在进入的同时向主管机关紧急报告,并听从指挥。 外国籍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不得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 第十二条 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必须接受主管机关的检查。本国籍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口,必须办理进出港签证。 第十三条 外国籍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或者在港内航行、移泊以及靠离港外系泊点、装卸站等,必须由主管机关指派引航员引航。 第十四条 船舶进出港口或者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和航行条件受到限制的区域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主管机关公布的特别规定。 第十五条 除经主管机关特别许可外,禁止船舶进入或穿越禁航区。 第十六条 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的海上拖带,必须经船舶检验部门进行拖航检验,并报主管机关核准。 第十七条 主管机关发现船舶的实际状况同证书所载不相符合时,有权责成其申请重新检验或者通知其所有人、经营人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第十八条 主管机关认为船舶对港口安全具有威胁时,有权禁止其进港或令其离港。 第十九条 船舶、设施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机关有权禁止其离港,或令其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