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和中国已知和估算的植物种数
第七章—1 植物多样性及分类原则 一、植物界的分门别类 人为的分类系统(artificial system)不是根据植物的自然性质,也没有考察彼此间在演化上的亲疏关系,仅就一两个特点或应用价值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natural systum)应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化学和植物生态学等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关系。 植物界被分为16个门(或15、14个门),根据它们的共同点分为若干个类群。 藻类植物:包括8个门。植物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具光合色素,自养植物,多为水生。 菌类植物:包括3个门。植物体与藻类植物相似,但不具光合色素,为异养植物。 地衣植物:包括1个门。藻类与真菌植物的共生体。地衣生长于峭壁和岩石上,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为其他植物分布创造条件,因此地衣被称为先锋植物。 * * 世界和中国已知和估算的植物种数 26000 地衣 10 25000 250000 被子植物 29.5 236 近800 裸子 21.6 2600 12000 蕨类 9.1 2100 23000 苔藓 150000 11.6 8000 69000 菌类 60000 12.5 5000 40000 藻类 世界估计总数 中国占世界已知总数% 中国已知总数 世界已知总数 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的形态大小的多样性 植物遗传的多样性 植物营养方式和生活周期的多样性 营养方式 绿色植物或自养植物、寄生植物、腐生植物。 植物的生命周期 有的细菌仅生活20--30min; 一年生和二年生草本植物,如水稻、蚕豆、油菜等; 多年生植物,如生长在美国西海岸的红松,据测定已存活7000多年。 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地球上无数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大至整个生物圈、整个海洋、整个大陆,小到一片森林、一片草地、一个小小的池塘都可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由生物群落与生境类型的各样性共同决定。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低等植物(无胚植物) 高等植物(无胚植物) 颈卵器植物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维管植物 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 低等植物的特征: 1、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内部组织分化程度低,多没有组织分化。 3、生殖器官为单细胞,合子发育离开母体,不形 成胚。 高等植物的特征: 1、植物体结构复杂,具根茎叶的分化。 2、内部组织分化达到较高级的程度。 3、生殖器官为多细胞,合子发育不离开母体, 形 成胚。 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1、植物分类的阶层 银杏 Gingo biloba L. 种 银杏属 Gingo 属 银杏科 Gingoaceae -aceae 科 银杏目 Gingoales -ales 目 银杏纲 Gingopsida -opsoda 纲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 -phyta 门 植物界 Regnum vegetable 举例 拉丁文词尾 界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生物类群。同一种中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可以彼此交配产生后代。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品种:不属于按照植物自然分类系统的分类单位。他是经过人工长期选育后具有优良的生物学属性,遗传性比较一致,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群体。 2、植物的命名 双名法: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首创。在他的巨著《Species Plantarum》(《植物种志》,1753)中首次使用。 双名法的优点: 1、统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称,在国际上通用,便于科学交流。 2、提供了一个亲缘关系的大概,在植物学名中包括属名。 双名法: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每一种植物的种名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是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第三个为命名人。 命名中的一些规定: 1、属名:采用拉丁文的名词,单数,第一格(主格)。书写时第一个字母一律大写。 2、种加词:多采用拉丁文的形容词,在拉丁文法上要求其性、数、格均与属名一致。注:种加词来源不拘,但不能与属名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仪器分析—分光光度计》学科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年产770吨精细化学品改扩建项目(达得利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 JCT 899-2016 混凝土路缘石.docx VIP
- JB T 3695-2008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 标准.pdf VIP
- 桥梁桩基施工专项方案(新编制) .pdf VIP
- 马拉松赛事赛事组织管理与赛事赛事经济效益评价报告.docx
- (GBT7588 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pdf VIP
- 电子焊接培训课件.ppt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PPT(优质ppt).pptx VIP
- 管幕顶进施工方法及装置.pdf VIP
文档评论(0)